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秦將> 第二百八十七章:陽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七章:陽夏 (3 / 3)

並不是說令尹項燕對此地不重視,而是因為楚國的動員能力實在是太差勁了。

哪怕在王翦誓師時,楚國的間人就將秦軍伐楚的訊息傳了回來,他們足足有近兩個月的時間準備。

但到了如今,楚國也不過聚集起十五萬左右的戰卒和近二十萬民夫罷了,這就已經是楚國的極限了。

秦國的類軍國主義體制,一道命令,整個國家從上到下便如精密機器一般快速運轉,效率極高,無絲毫拖沓。

秦王政說要六十萬人,就有六十萬人,說要五百萬石糧食,那就有五百萬石糧食。

相比起來,楚國古老的體制,效率就顯得十分低下。

楚國的常備軍主要有駐紮在楚都的「左、右二廣」,約兩萬人左右,類似於秦國的「中尉軍」。闌

上一次李信伐楚,楚王將右廣交予項燕,在前線對敵,故而壽春城中只剩一萬人左右,後來又派出五千人去押送俘虜,沒想到半道上被趙佗殲滅,整個壽春便只剩下幾千軍卒,這也是楚王負芻嚇得神魂皆顫,連忙讓人召項燕回軍的原因。

戰後,嚇破膽的楚王負芻忙徵召了一萬多人,將左、右兩廣的常備軍

補齊,讓壽春城重新擁有了兩萬兵力。

這一次秦軍伐楚,楚王負芻出於害怕的心理,將這兩萬常備軍握的死死的,全留在壽春,一個都不給項燕。

故而項燕只能另想他法。

除了楚都左右兩廣的常備軍外,楚國的常備軍還有各縣邑的縣師,也就是地方部隊,境內的城邑一般有幾百至一千人,邊境地區可能在一千到兩三千人。這一次項燕徵召了部分縣師參戰,但還是不夠。

楚軍主力,主要還是得依靠各地貴族的私卒,那些受到封君徵召的楚人。

只不過這些貴族中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傾心支援這一戰,有些家族出兵多,有些家族出兵少,糧秣輜重更是看個人心思提供。導致楚軍不僅戰鬥力堪憂,就連人數和後勤也上不去。闌

偌大的楚國,甚至還比不過長平之戰時,動員了四五十萬兵力的趙國。

在這種楚國兵力明顯不如秦軍的情況下,令尹項燕很明智的將有限的兵力收縮在淮陽、平輿一線,至於陽夏這種小城,他只能放棄。

故而作為陽夏守將的逢侯儀就很憂心,面對幾十萬秦軍來勢洶洶,他有心棄城逃跑。

但未戰先逃,恐怕就算逃回去了,也要被令尹以軍法處置,斬首示眾。

但若是不逃,想到即將兵臨城下的秦國大軍,他又提不起戰意。

好在,就在這危難之時,有一批特殊的人自南而來,主動入城求見,願助楚軍守城。

逢侯儀轉身,看向城牆上那幾個身穿粗布褐衣,腳踩跂蹻(qju)的男子。闌

他們正指揮著工匠,將來自墨家的特殊連弩車安放在城牆上,進行防務佈置。

「鄧陵先生,有先生及諸位墨者相助,逢侯儀心中安矣。」

起飛的東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