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昔日的楚國陳郢。
“公子啟。”
熊啟握著手裡的一封帛書,喃喃著這個稱呼。
秦國的昌平君。
楚國的公子啟。
這是他的兩個身份。
在熊啟的前半生,他以昌平君的身份在秦國生活。
和昌文君一起為秦王政敉平嫪毐之亂,打擊呂不韋一黨,之後他又在秦國丞相的職務上兢兢業業幹了近十年,為了秦國稱霸天下的大業,熊啟堪稱鞠躬盡瘁。
然而到了後面,他就發現自己的心變了。
秦王政欲兼併天下,楚國是他必定要滅亡的國家。
那個熊啟的父祖先輩曾經統治的國家,那個擁有祝融之血,傳承了八百年的古老國度,即將滅亡在秦人手中,也將滅亡在他熊啟的手中。
每當想到這件事的時候,熊啟就感覺到心臟在痛。
他雖是被父王拋棄在秦國的孩子,但身體依舊流淌著羋姓熊氏的血液啊。
難道他熊啟,就真的要親手覆亡自己的祖宗社稷嗎?
族兄昌文君告訴他,秦強楚弱,秦滅楚乃是大勢,他們阻止不了的,不如將目光放到更長遠的地方。
扶蘇!
這個楚女所生的孩子,身體裡有著和他們一樣的血脈,亦是真正的祝融後裔。
他們只需要去影響扶蘇,讓扶蘇喜歡楚國的文化,喜歡楚國的衣裳,喜歡楚國的一切……
秦滅楚又如何,只要他們兩人能幫助扶蘇上位。
到了那時候,秦王政既亡,扶蘇繼位,那麼天下的統治者,依舊是先祖祝融的後代,是他們楚人啊!
扶蘇將會在全天下推行楚國的文化,讓天下所有人都穿楚服,說楚語,膜拜楚國之鳳,祭祀祝融之祖,供奉太一之神。
楚國亡了。
但整個天下,都將成為新的楚國。
如此改天換地之策,豈不妙哉?
熊啟曾被昌文君說服,兩人一起竭力影響扶蘇,在他們的努力下,因秦王政忙於政事而疏於關注的扶蘇,果真向著他們預想的方向發展。
扶蘇說楚音,穿楚服,好儒學,愛閱覽來自楚國的帛畫,甚至還喜歡吃來自楚地的柑橘,心中又常有悲天憫人之意,和他的父親秦王政完全不一樣。
說是秦人,其實更似楚人。
就在昌文君沾沾自喜,認為他們的計劃將要成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