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間疑惑的盯著趙佗,他們跟隨趙佗前來淮南,最開始只是以為趙佗想立一場奇功,這才向李信主動請命,深入敵後,做一支奇兵。
這種非常危險的事情,五千士卒都是秉著對趙佗的感激之情,選擇了支援,才一路默默相隨。
但如今涉間在知道李信慘敗的訊息後,再回想起來,整件事就顯得不簡單了。
這位趙軍候,看似在帶著大家涉險入敵境,但實則是救了大家的性命。
趙佗淡淡一笑,在昌平君正式叛亂之前,他還不想多提此事,便轉而說道:“略有預感罷了。如今李將軍被項燕追之甚急,有性命之危。吾等若是突襲壽春,或許能逼得楚王召回項燕,救下李將軍和諸多袍澤。所以,這壽春城中防禦如何?”
涉間神色嚴肅起來,答道:“壽春城之前有一萬多士卒守衛,後來為了阻止李將軍渡淮,楚王派了五千人前往淮水南岸守禦,城裡尚有六千左右的楚軍。”
“不過按那商人所說,楚王已經在調之前的五千人押送下蔡之戰擒獲的俘虜回壽春,欲要遊行顯威,昭顯功勳,可能在明日抵達。對了,聽說那俘虜裡面,還有一位李將軍麾下的裨將,被楚人在戰場上擒獲了。”
聽到這話,趙佗雙眼大睜。
李信率領的這三萬人,只有一個裨將跟隨,就是辛梧。
……
第二日。
楚王負芻要在今天讓擒獲的秦軍俘虜們在壽春城中游行。讓整個都城的所有楚人都看看,楚國在他負芻的領導下,是如何越發強盛,就連所向無敵的秦軍也要在他面前吃癟大敗,連主將之下的裨將軍都淪為他的俘虜。
此乃數十年來,楚國最輝煌的時刻。
這樣一來,便昭示了他楚王負芻的能力和威望,同時安撫了城中慌亂的人心。
二來,則能消弭他弒君篡位的影響,讓楚人們知道,他這個楚王,可比那個被殺的廢物弟弟厲害多了,只有他負芻才能讓楚國變得更強。
所以這場遊行對楚王負芻來說很重要。
但天公似乎不作美,時至正午,壽春附近依舊瀰漫著一層淡淡的白色冬霧,霧氣很薄,看近處的東西沒什麼感覺,但若是往遠了看,就會發現還是對視線有些影響的。
至少壽春北部的八座山丘,看上去就在霧中顯得朦朦朧朧,像是八個巍然聳立的巨人。
這是因為壽春臨近淮水的緣故,冬霧瀰漫,在當地楚人眼中,倒也是個正常景象。
此時,一支軍隊正在向壽春城進發。
屈明三十多歲,是出身屈氏的武將,深受楚王喜愛,在李信兵臨淮水之時,便是他奉楚王負芻之命率領五千士卒守衛淮水南岸,抵禦李信渡淮。
如今,他又接到王令,押送淮北之戰俘虜的一千秦軍南下,前往城中游行,以顯示大王的赫赫武功,振奮楚人之心。
在這一千秦軍俘虜中,以被俘的裨將軍辛梧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