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辛苦了。」
趙佗輕輕一嘆。
此番趕路數百里,對這支軍隊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因為他們同樣是孤軍深入,沒有後勤補給支援,每個人攜帶的糧食很有限,再加上又處於冬季,萬物凋零,林中果蔬稀少。
糧食必須節省食用,所以每一人的軍糧都得精打細算,混合著那些楚人嚮導指出來的可食用的野菜根莖,熬成稀米粥才敢下肚。
路上最讓士卒們高興的,就是遇到楚人村落和鄉邑。趙佗雖然不會屠村滅口,但也不會在這種時候存婦人之仁,該搶的時候就要搶!
搶糧米,搶果蔬肉食,甚至搶楚人的衣服布匹,一切都為了保障士卒的所需。
但
這條路線上,沒有大型的楚人城邑,村落也不是特別多,再加上秦軍足有近五千人,搶來的終歸吃不了多久。幾百里路走下來,大多數士卒還是嘴巴里直吞清口水,肚子裡咕咕叫。
不過相比於走此條路的好處,這一點苦難就算不了什麼。
趙佗率軍南下,沿淮河北岸而行,好處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他直接跳出了楚軍的包圍圈。
在趙佗的猜測中,如今的楚軍除了一部分在項城死守之外,另外一部分應該就在楚國腹地,在李信的必經之路上埋伏著,就等著李信一頭撞進去,然後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那條路不說必死,但絕對是九死一生,楚軍主力以有心算無心,滿腦子只想著突襲壽春的李信絕對會遭遇慘敗。
趙佗若是跟著李信,麾下五千人不說全滅,恐怕也要被楚人幹掉大部分。連他自己也有性命之危。
而如今趙佗所走的這條淮水北岸道路,基本遇不到什麼敵人。因為楚軍的視線全都被馳騁於淮北的李信所吸引,兵力全都向著李信那邊而去,反倒讓淮水一線空虛無比,就如趙佗之前攻破的新蔡一般,一座城邑區區兩三百人守城,沒啥防禦力。
當然,趙佗也很注意資訊的保密,軍中除了涉間、黑臀等高階軍吏外,普通士卒根本不知道他們此行往哪裡去,對外的宣稱也是順著淮水,一路繞道前往胡邑。
如此一來的好處,就是趙佗此行的真實目的很難被人看出來,就算有路上遇到的楚人逃出去,向楚軍提到這支軍隊的動向,也只會說是在淮北遊蕩,根本不會有人能猜到這支沒有舟師支援的部隊,會想著渡過寬闊的淮水。
無舟無楫,拿什麼渡淮?
「渡淮!」
趙佗靜靜看著淮水流淌的方向。
就在這條淮水下游,不到百里遠的地方,楚國的都城壽春就在那裡。
圍魏救趙。
攻其所必救!
這就是當年伐魏之前,趙佗前往頻陽詢問王翦,如果我軍戰場失利,被楚軍尾隨追擊,如何挽救,減少損失的方法。
一向穩重的王翦,竟然給出了一個頗為冒險激進的策略。
….
在楚軍擊破秦軍,追亡逐北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