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不少軍吏和士卒捏著拳頭,暗暗下定決心,日後定要立下功勞,像那些關中人和河內人一樣,坐在最前排,吃著最好的酒肉,享受軍候的誇讚。
至於最差的漢中軍則坐在後排,酒水肉食再進行區分。
趙佗並沒有貶斥這些漢中人和氐羌蠻夷,而是滿臉溫和的對他們進行勉勵,告訴他們以後努力,同樣能坐到前排享受最好的酒食,激起他們的向上之心。
趙佗還讓白榮作為翻譯,一個屯一個屯的同那些氐羌人進行交流,並寬慰他們,羌匕之事已經過去,不會進行任何的追究,讓他們放寬心。
同時趙佗還傾聽他們的需求和話語,和不少人親切交談。知道他們長途跋涉之後,腳上的鞋履早已破爛不堪,行軍走路十分困難。
“我趙佗計程車卒,怎能穿破履爛鞋上戰場!”
“趙佗雖貧,但家中尚有薄財。”
“士卒為我用命,我怎能惜此身外之物,今日我便傾盡家財,為二三子各置鞋履一雙!”
趙佗大手一揮,不僅是這些漢中士卒,甚至全曲的五千人,他都要為他們各買一雙鞋履相送。
“軍候大德!”
“軍候愛吾等!”
“吾願為軍候效命!”
這一刻,不論坐在哪一排,不論出身何處,不論是秦人還是氐羌。所有計程車卒盡皆振臂而呼,高叫軍候之德,吾願效命。
在那山呼海嘯之中,趙廣和白榮等略通兵法的軍將全都面露驚色,不由低語。
“趙軍候已得士卒之心矣!”
面對眾人歡呼,趙佗神色平靜,嘴角帶著淡淡的笑。
“昔日吳起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是故兵卒戰不旋踵。”
“秦法以爵位定高低,規定了每一爵位所享受的待遇,我不能如此作為,否則太過刻意。但也可施恩於士卒,得其軍心。兵法所云: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今日,我以區區言語和財帛,便得眾軍之心,真乃划算至極。”
趙佗昂首站立,在那歡呼聲中,他的目光投向東方。
《吳子兵法·勵士》
[起]對曰:“君舉有功而進饗之,無功而勵之。”
於是武侯設坐廟廷,為三行,饗士大夫。上功坐前行,餚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餚席器差減;無功坐後行,餚席無重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