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方不枉來世間走一遭。
可惜現實不容許他去嘗試。
父母早亡,家道中落,撫養幼弟麗商的責任落在他的肩上。
麗食其只能熄了那顆縱橫之心,想要等麗商長大之後,再去建功立業。
然而十多年過去,他的夢想卻破滅了。
秦國一家獨大,有鯨吞天下之勢,在那可怕的軍隊征伐下,六國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一個接一個的滅亡。
麗食其很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別說是他了,就算蘇秦復生,犀首在世,也無法讓六國翻盤。
秦國,光憑戰爭之路就能統一天下。
說客、策士。
小道耳。
想到此,他便搖頭感嘆道:「天下即將歸於秦,縱橫之術並無用處,吾如今只想安居陳留,當一個秦國小民罷了。」
聽到這話,趙佗笑著搖頭。
「此話,先生錯了。」
「誰說天下即將一統,縱橫之術就無作用了。依我看,如今才是你等說客策士馳騁疆場之時。」
麗食其問道:「將軍此話何解,如今秦已滅三國,魏國淪陷也是早晚的事情。屆時,天下只剩齊、楚。各國實力已經無法對等,就算吾等能令齊、楚聯手,也是無力迴天啊。」
趙佗說道:「先生能看到天下大勢即將歸秦,卻看不到建功立業之路啊。」
「為什麼總要拘泥於為六國合縱,而不是為我秦國效力呢?」
麗食其眼睛眨了眨,說道:「我也想啊,但當今秦王已有吞併天下之力,對吾等縱橫之士並不看重。且我乃魏之貧人,哪有去秦國的進身之階啊。」
麗食其這話倒是真實,秦國雖然有用六國士人的傳統,並不忌諱國籍屬性。
但並不是每個六國士人入秦都能得到重用,還要有人引薦,作為進身之階。否則別說重用了,你連秦王的面都見不到。
比如當年秦孝公為了強國,釋出求賢令。
但商鞅入秦後,還是要依靠秦孝公的寵臣景監,方能與秦君交談。
再如應侯范雎,入秦後同樣是依靠王稽作為介紹人,方能在秦昭襄王心裡留個印象。
哪怕是當今的長史李斯,也不是一開始就被秦王看重的,還得先去呂不韋手下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門客。
連商鞅、范雎、李斯這些經世之才都要有人引薦,方能一展才華。
更別說是麗食其了。
趙佗大笑,伸手指了指自己,說道:「既如此,那先生看我如何,是否能做先生的進身之階。」
「若先生願意,吾願竭力相助。」
「先生之才,當世亦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