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起身拔劍,血濺三步。
青銅王案上綻放出殷紅的花。
荊軻的身體重重的摔到在地上,早有準備的兩位郎衛勇士已衝到案前,將倒地的荊軻制住。
“車裂。”
秦王聲若寒霜。
“唯。”
郎衛一人拖動荊軻出殿,一人拾起趙佗早已丟在地上的匕首,好奇的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眼。
趙佗跪坐在地,身子端正,目光十分平靜。
該說的,該做的,他都已經說了,做了。
剩下的一切,都將由對案的王者來抉擇。
身後,傳來秦國群臣的怒吼聲。
“大王,燕喜、燕丹竟敢派遣刺客行兇,當掃滅燕國!”
“蕩平燕國,覆其社稷!”
……
在那一片憤怒聲中,秦王已重新坐於帝榻上,他沒有去理會殿中喧鬧的群臣,目光直視對案的趙佗。
“你之所言天下,是誰教你的。”
他聲音淡漠,讓人無法判斷其中蘊含的情緒。
趙佗應道:“稟大王。無人所教,皆是臣以所見所聞領悟。”
“臣本是昔日平陽君庶孫,自幼生於鐘鳴鼎食之家,所以曾跟隨夫子學習過諸侯歷史。”
“在臣看來,諸侯連年混戰,百姓庶民死傷慘重,其原因都是因為天下的王者太多了,每一個都想攻滅他國,擴張自己的領土,這才導致戰爭不絕。”
“如果天下只有一個王者,只有一個聲音,天下庶民也只有一個國家,那自然就不會再有戰爭,百姓庶民才能真正安定下來,安居樂業,繁衍生息。所以臣不願意和荊軻做行刺之事,希望大王能夠一統天下,讓天下萬民得到安寧。”
這是趙佗的真心話。
他最終與荊軻決裂,並不只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
來自後世的他,很清楚一個統一的國家到底是有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