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脊樑》自從放出拍攝訊息開始,就自帶龐大的熱度。
單單是製作本身陣容,以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便已經天然和其他同型別的題材拉開了距離。
圈子裡的人都知道,誰能夠進這個劇組,哪怕是演個不太起眼的配角,便也證明,你是被影視局爸爸看上,並且認可的演員。
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可比出演一部所謂的爆款劇,要好得多。
至於圈外的觀眾和粉絲們,就不會想這麼多。
但是他們關注著這部記錄電影,不時的就能看到訊息:xx影帝確定出演《脊樑》《君子錄》,xx影后出演《脊樑》《巾幗錄》……
一開始粉絲們只是興致勃勃的討論這個果真是大手筆。
到了後來的時候,大家都變得自發關注起這個劇組來。
只要劇組新公佈出來一個人物篇,就有人各種轉發,並感慨“果然,劇組爸爸依舊是大手筆”。
也正是因為這些粉絲關注度這樣高,再加上前面各種大佬的對比。錦梨將出演《風華錄》飾演風月娘子佑安先生的時候,才會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這些日子以後,不管是劇組,還是錦梨的微博底下,都充斥著各種抵制甚至謾罵。
連陸崢崖的微博都沒能倖免,甚至只是和錦梨關係好的蘇合香,她的微博底下都有人在諷刺。
說劇組到了收了陸爸爸多少錢才讓錦梨劇組。
說錦梨會毀了這部大製作。
說無法接受一個花瓶出演自己敬愛的佑安先生。
說影視局實在叫人失望。
……
可影視局爸爸畢竟是你爸爸。
任憑你們這些粉絲再如何叫囂,定下來了,就絕對不會更改,甚至連解釋都不會解釋。
這樣的態度,自然就讓本來就不滿意粉絲更加不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