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首先是煉身,以功法藉助天地之力,鍛鍊身體,在這一階段裡,需要鍛鍊筋骨、皮膜、血髓,為之後的修煉打好基礎。
接下來是內府,氣血養成,此時,在體內可以觸碰到一處冥冥之中的大門,這時,需要以那孕養出的氣血,衝破那扇大門,開啟內府。
在這時,就需要觀想內府的模樣,構築內府神宮,吸納天地靈氣化為真氣存於內府之中。
之後,當內府之中真氣充盈,就以內府,反哺體內腑臟、穴竅,這一階段,叫做神竅境。
神竅圓滿,就是內相境,在內府神宮中,孕育異相,根據觀想的法門不同,孕育出的異相也就不同,擁有著不同的力量。
在之後的外相境就是將體內修煉出的內相在外界顯現出來,在這個階段,就可以初步的掌控與借用天地的力量了。
可是,在屈原的記憶中,卻沒有前面的這幾個階段的修煉記憶,似乎,自己醒過來就已經是陸地神仙境界了。
不僅如此,屈原發現,自己體內的內府神宮竟然是出於關閉的狀態。
作為主人,自己都無法看到自己究竟有著怎樣的內相和神宮。
能夠戰勝相青鋒,看來真的是實屬僥倖,主要是因為是在屈園裡,而且在場有著許多的重要客人,導致相青鋒不能完全施展開來。
從而只得用巫山十二劍的神女劍意來迎戰屈原的山鬼劍意,可是,屈原的山鬼劍意非同尋常,相青鋒的神女劍意對比起來要稍遜一籌。
最為特別的是,屈原的劍可以與山鬼劍意完美的契合,是的,屈原手中的那劍,雖然不清楚是什麼材質,但是,在催動後,那的確是一柄劍,一柄寶劍。
但是,它卻又像是不存在的一樣,可以被虛幻的山鬼所持。
正是因為這樣,在山鬼手握劍時,才會輕鬆的戰勝了神女。
同時,在屈原的感覺看來,這山鬼,不僅僅是劍法,還有身法這些,並且,只需要催動掌心的山鬼,這些資訊就會浮現在腦海,就如同本身就具備這些一樣。
當然,僅僅依靠山鬼這一式是不夠的。
因此屈原才在仔細的閱讀這些書籍。
《五德輪轉》講述了天地間的五種不同的氣,這五種氣交替衍變成為了世界的萬物,熟悉與操控這五種氣能夠讓人在修煉時更加的方便。
因為,人體內也有這五種氣,並且,每個人體內的五種氣所佔據的比重也是不同的,當你去吸收你所契合的氣,會讓你的修煉事倍功半。
接下來的時間裡,屈原就一直待在院子裡,除了吃飯外,一直都在看著各種典籍。
並進行著修煉。
首先,是對於《天行九變》的領悟,屈原透過對於典籍的閱讀,對於這一部功法有了更深的體會。
《天行九變》來自於屈家先祖觀察天地變化、日月演替等所創造出的一門功法。
它在煉身境時,有著三種凝練體魄的目標,分別是,對應者天空星宿的周天星體,對應著日月的混元體以及最後對應著天地萬物以及自然的萬法歸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