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第一主播> 第234章 在大唐當兵的日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4章 在大唐當兵的日子 (4 / 6)

每天實際上分到每個士兵碗裡的有二兩肉算不錯了。

李行周他們今天吃的軍隊裡的第一頓飯。

就只放了幾勺子豬油,根本沒有肉。

在軍隊裡,想要吃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鹽、茶、醋、油這些全是按人等份每日限量供應。

軍隊裡的馬是珍貴無比的資源。

馬料是由苜蓿、黃豆和粟米的混合物。

光吃青草那是要跑肚拉稀害病的。

馬比人要吃得好,一匹馬要抵得過六個人的口糧。

……

李行周深刻明白了一件事情——打仗,打的就是綜合國力。

向他那種雪夜下鄯州的只能流傳於市井之中。

真正的名將,就是薛訥、黑齒常之那種動拽二三十萬的規模。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的開銷都是驚人的數字。

因此兵法中說“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

每一場戰爭都是國力的大損耗和國民的大負擔。

能夠在敵人那裡取用一斤糧草,相當於為國力節省二十斤糧草的開銷。

相反,一戰戰敗,所有的糧草輜重都將失於敵手,自己國力大衰而助長了敵軍之勢。

這就等於是削弱了自己的國力而助長了敵國的實力。

戰爭直接關乎民生與國運。

所以,兵者是“民之司命”。

另外,大唐的普通士兵幹著比奴隸還累的活兒,提著腦袋上前線玩命,生活上卻很艱苦。

很多人都是奔著那一點軍餉或是戰後得爵受賞來的。

其中能有多少人是奔著“為君效力保疆衛國”的理想來的,真不知道。

顯然,不能指望這些文化水平低劣的農民和流民、奴隸能有這麼高的思想覺悟。

這些普通計程車兵要求不高,平常能夠吃得好一點就很滿足了。

能夠拿到軍餉、立功之後的賞賜能夠兌現,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