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並不難過,因為他相信自已麾下的每一個騎兵,在死之前,至少都殺死了數倍於己的敵人。
這樣就夠了。
這樣可以挺起胸膛,驕傲地回去了。
程伯獻提起馬韁,縱馬而前,一刀砍下,將一名吐蕃騎兵從刀箭到身體砍成兩半,然後穿過血雨,暴然向前。
忽然,他握著馬僵受傷的右手變得有些僵硬。
已經有些疲憊的座騎,隨之停下蹄步。
他身後的數百名親衛,也隨之安靜。
吐蕃騎兵早已被他們殺的魂飛魄散,陣勢凌亂不堪,四散在側。
然而先前那個看似可以讓右驍衛騎兵離開的豁口,又已經被吐蕃騎兵填滿。
程伯獻微微眯眼,掀起面甲,望向河道對面。
他抹掉臉上的血水,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忽然大笑起來。
“我這輩子都想證明一件事情,你們這些吐蕃的騎兵,只配給我們提馬靴,沒有想到,在我臨死前,居然迎來了這樣一個機會。”
程伯獻笑聲漸斂,緩緩舉起朴刀,說道:
“誰願陪我殺一場?”
他身後的數百右驍衛騎兵齊聲應命,毫不畏怯,只有拼死的戰意。
……
天色漸明。
河道前到處都是死屍。
有唐人的也有吐蕃人的,尚未完全凝固的鮮血像溪水般淌出。
看著這幕慘烈的景象,吐蕃朵衛大將軍坌達延都極為蒼白。
暗自想著這些右驍衛騎兵究竟是不是人。
怎麼可能在如此絕境中還有如此可怕的決心?
吐蕃與唐敵對多年,在戰場上卻從來沒有獲得過勝利,一直處於被羞辱被欺凌的一方。
昨夜的這場戰爭,毫無疑問是有史以來,吐蕃在對唐戰爭中獲得的最大勝利,值得大書特書,大抒吐蕃人多年來的怨氣。
在雅隆河谷一角,有名年輕的吐蕃軍發現了一個還沒有完全死去的大右驍衛騎兵兵,揮刀不停砍落,顯得格外麻木機械。
那名右驍衛騎兵早已不行了,此時身上被砍了這麼多刀,也不覺得多麼痛苦。
漠然抬頭看著那名年輕的吐蕃軍,眼眸裡滿是譏諷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