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唐第一主播> 第117章 憤怒的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章 憤怒的箭 (1 / 3)

薛訥說完,就自顧自的走出大帳去巡視大營了,帳內只留下李行週一個人在凝神思索著。

想了一會兒,李行周就知道薛訥為什麼要在見党項人的時候用兵了。

党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項羌”的稱謂。

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

漢朝時,羌族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此時的党項族過著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原始遊牧部落生活。

他們以部落為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為部落名稱,逐漸形成了著名的党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盛。

唐朝時,經過兩次內遷,党項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陝西北部一帶,仍以分散的部落為主。

唐中央多在党項民族聚集地設立羈縻州進行管理,有功的党項部落酋長被任命為州刺史或其它官職。

唐末黃巢起義時,唐王傳檄全國勤王。

党項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賜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後被封為夏國公,賜姓李。

至此,党項拓跋氏集團有了領地,轄境包括夏、銀(今陝西榆林東南)、綏(今綏德)、宥(今靖邊東)、靜(今米脂東)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

宋朝時,李繼遷開始獨立抗宋。

李元昊即位夏國王后,下發禿髮令,並努力吸收漢文化,創制党項文字,推動了党項族文明的發展。

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

這是党項族建立民族政權之始,也是党項發展歷史的頂峰。西夏時期的党項族文化、經濟獲得了空前發展,在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漸發展。

後被成吉思汗所滅,党項族也逐漸消失。

自遠古以來,羌人就佔據著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黃河、大通河、湟水源頭附近的山地。

在這一片地區的邊緣地帶,就是位於吐蕃東北部,習慣上稱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項和吐蕃的先民們大概都混雜居住在這一地區。

對党項語言的研究證實,就分類而言,操党項語的人可以歸為藏緬民族的古代成員。而就其文化來說,党項人則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許多特點。

古代羌族是一個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劃分的,如:白蘭羌、宕昌羌等等。

也有因族群劃分的,如:党項羌、吐谷渾羌等等。

隋文帝開皇四年有千餘家党項羌人歸屬隋國。

次年,党項族領導人拓跋寧叢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肅臨潭縣境)請求內附,隋朝授拓跋寧叢為大元帥。

開皇十六年,党項首領進攻會州,兵敗紛紛降附,並遣子弟入朝謝罪,向隋朝貢。

唐初武德年間,党項相率歸屬唐朝。

党項羌中著名的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等八個部落,此外還有黑党項、雪山党項等部落。

其中拓拔部落最為強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