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這兩日心悸神滯,實是煩惱的緊!你這後學既然領著貢生們鬧科舉舞弊,那總該有些防止弊情的法子,這兩日你就不要回去了,就在貢院住下,儘快思謀思謀介時某再章奏給陛下聖斷”
只這開口的一番話便將他的章程暴露無遺。
說來說去他就是想做個跑腿的主意都由李行周拿,然後他再將李行周的主意寫成花團錦簇的章奏呈上去。
至於李行周的這些主意能不能用,那自然是由陛下聖裁。
主意不是他出的,決定不是他做的,自然他也就沒責任了!
果然不愧是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憋了一天憋的著急上火弄出來的這個主意果然好用。
模稜兩可信手就化成了滑不留手,同樣的不做決定不擔責任這樣的人若還不能在官場中一帆風順,那還真是沒天理了。
聞言,剛自尋了一個座位坐下的李行周又是一笑他卻不知道蘇大詩人心中實也是擔著心思的,就怕著武則天不容他施展這招滑不留手。
哎!好歹先試試再說吧!
擔著這樣的心思,煩惱不已的蘇味道又嘆了一口氣後板著臉道:“爾意如何?”
“好!”
就此,李行周便住在了貢院,每日飲食自有小吏送來,他只是靜心的想著這次重開的科考應當採用的章程。
後世親身經歷的考試多了,又有兩宋明清的一些個考試章程做參考,這番靜下心來思慮了兩天後,李行周便先期報去了幾條在心中反覆推敲過的章程。
宋之問剛聽了一條,眼睛便陡然一亮,隨著李行周將這幾條一一分說完畢。
他那萎靡了兩天的精神頓時振作了不少。
“甚好甚好,爾再詳思之。但有所得,即刻報我。”見李行周說完,蘇味道居然起身將李行周送出了房門。
爾後迴轉過來拈起羊毫,文不加點的將李行周所說寫成了一篇文采風流的章奏。
寫完細細的檢校了一遍後,鳳閣舍人蘇味道便毫不耽擱的乘上馬車直奔皇城,而後入宮城順利面聖。
模稜兩可、滑不留手的另一大好處就是絕不貪功。
但凡遇事有一點貪功之心,自然也就做不到模稜兩可了。
蘇味道面呈奏章的時候就清清楚楚的言明瞭這都是李行周的主意。
說完,蘇味道一邊靜候著聖後覽閱奏章,一邊擔心著若是陛下問我有什麼章程該如何應對?
但讓他喜出望外的是,聖後看完章奏後雖然只說了一個“可“字,卻也不曾問到他的章程,似乎是默許了他在此事上的滑不留手。
走出宮城時,蘇味道這兩天的心火為之一清,那一聲連著一聲的嘆氣也終於結束。
自此,蘇味道更是理直氣壯的不再過問章程之事,安心的當起了二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