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趕來看熱鬧的洛陽百姓好奇心被勾到頂點的時候,貢院的大門裡走出了一支奇怪的隊伍。
這支隊伍抬著一尊雕像,只是那雕像卻看不到臉。
上面覆蓋著一塊兒刺刺拉拉的白布,媽呀,白布上那幾個字難倒是用血寫的?
怎麼看著這麼?人。
這雕像到底是誰的?
那幾個字又寫的是啥!
“你個二貨真是沒見識,那是貢院!未必裡面還能抬出個佛祖來?至於那八個字嘛……唉,那寫的啥?”
“科場弊案,聖人蒙羞”,
一個鬍子都白了的老酸儒念出的這八個字抖抖顫顫。
“哎,你抖什麼呀,倒是說說這八個字究竟啥意思,快著點兒”
類似的對話與議論在看熱鬧的人群中此起彼伏
………
……
………
走出貢院,看著眼前人山人海瞧熱鬧的百姓。
李行周腳步未停,口中卻是朗聲悲呼了一句。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這是他這幾天臨陣抱佛腳好不容易學來的詞。
此時也是用上了。
沒有一個貢生不熟悉這句話。
而且這句話用在此時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李行週一言既出,那十數個隨他一起抬著聖像。
正覺滿腔血熱沒個發洩處的年輕貢生們頓時隨之齊呼。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一傳十,十傳百,當整個貢生洪流都已走出貢院。
走上前往皇城的長街時,這呼喝已是星火燎原,震徹於整個洛陽。
其時距離科舉定製不遠,朝廷還從不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自然也就沒有後世那麼多的應對經驗和手段。
更不會想到會像後來的王朝那樣每到大比之年便調動軍隊將貢院牢牢看住。
正是因為朝廷應對經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