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探花郎遍遊京中名園尋訪名花等等舉動都可謂是舉城同歡。
眼見著貢生們在北城的街道上逐漸匯成了洪流。
見多識廣的洛陽百姓也就知道這又是新一度的放榜之期到了。
當下不說那些個閒漢們。
便是許多正經百姓只要是手頭上沒什麼要緊事兒的也都出了家門。
走出坊門來看熱鬧。
尤其是家中有孩子在進學的更不會錯過這樣的盛事。
怎麼教誨孩子努力向學?
這可就是最鮮活的例子啊。
距離放榜的貢院越近。
長街上逐漸彙集起的貢生洪流就越壯觀。
而長街兩邊聞風來湊熱鬧的百姓也就越多。
及至到了貢院門口時,簡直就是人山人海,熱鬧到了極處。
李行周出門的時間不算太早。
所以他隨著洪流走到貢院門口沒等一會兒。
便聽隆隆三聲鼓響之後,貢院那扇高闊近丈的朱漆大門緩緩開啟。
士子洪流中的喧譁聲頓時小了下來。
眾鄉貢生不約而同的整了整身上的儒衫,端肅著臉色。
保持著自發形成的隊形魚貫著透過那扇朱漆大門進入貢院之中。
繞過貢院門內那面繪著孔聖講學圖的寬大照壁。
貢生們分成左右兩個方向彙集到了照壁背後的碩大場院上。
場院背後是大門,正前方是一排軒敞的堂房。
堂房最中間的屋子裡照例供奉著至聖先師孔子的木製雕像。
兩邊乃至於堂房背後的那些房屋便是貢院的公事房了。
組織考試、判定考卷俱都在這些公事房裡完成。
至於碩大場院的兩邊,自然是一排排嚴格對稱、被隔分成許多小間的考房。
也有稱為考棚的,這種稱呼自然是在抱怨那考房實在太小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