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韻不是清河第一名妓,但是嗓音卻是第一。
她開始緩緩唱到。
“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
嘖嘖,綺韻唱的不錯,但是李行周聽起來卻不是那個味。
畢竟,前世在抖音上經歷了各個版本的他。
自然看不上7世紀的唱腔。
他本來就是做直播出身,雖然職業是吃雞,但是嗓子去不差。
一時間也是得意忘形,他看見角落上有個造型樸拙小泥爐,爐中盛放著的松炭燃燒正旺,上面裝著兩斤酒漿的瓦甌。
就伸手去抓住那個瓦甌,這時,崔安柿屁顛屁顛跑過來。
“彘哥哥,大才子,您老慢點,小弟來給你倒酒。”
那副諂媚樣,真想讓人踹他兩腳。
唐代釀出的酒漿極薄,不是用糧食,而是採摘的山果發酵壓榨而成。
從瓦甌裡倒出來,淡綠色的酒漿上還飄著些沒濾淨的細小果渣,隱隱約約就如小小的螞蟻一般。
原來這就是唐詩中一再提及的“新醅綠蟻酒”了,終於親眼目睹了這唐酒實物,李行周伸手端起了泥爐上微溫的綠蟻酒。
唐朝還沒有蒸餾酒的技術,只靠發酵壓榨而成的酒漿度數也就高不起來。
李行周抿嘴呷了一口,酒味清淡,還帶著縷縷酸澀,要論酒精含量不過跟後世的聽裝藍帶啤酒相似。
“可惜我不會蒸餾酒,不然靠著技術,成為大唐第一首富也不差啊!”
不過這酒倒正合了李行周的脾胃,後世裡他是個不沾酒的人,若是遇到非喝不可的酒局時,兩杯啤酒就滿臉通紅、心跳快的要蹦出來。
這樣的酒量倒正好跟綠蟻酒相匹配,小口呷著既能借助酒意發散心緒又不至於迅速醉倒。尤其是這酒中淡淡的酸澀更是與他此刻的心情相與如一。
“不是這樣唱的。”
李行周猛喝一大口綠蟻酒,出言喝止了綺韻。
他藉著酒意用21世紀的唱腔緩緩唱到。
“煢煢孑立,沆瀣一氣,踽踽獨行,醍醐灌頂。”
。。。
。。。
最後唱到“鱗次櫛比,一張一翕”的時候,一手推開崔安柿,抱著瓦甌就是一大口。
一曲過後,餘音繞樑。
李行周知道自己是成功了,他看了看崔赤驥、崔逾輪、崔山子、崔錚、崔婉柔、崔婉若、崔安柿、崔安逸等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