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韓虎吃完晚宴後,韓虎把禪位詔書寫好了,他最終選擇的還是韓然。
雖然韓然是他的對手,是他不服的人,但是為了韓國的未來,只有韓然是最合適的。
當禪位詔書到達了齊糾的手中後。
齊糾的大軍已經兵臨陽翟了,再次之前秦國已經派遣了使者與齊糾談判,最終簽訂了和平協議。
秦國不準備在插手韓國之事,不過秦國並沒有在上黨撤軍,在外人看來,秦國有兼併上黨之意。
而留守在上黨的劉太平與暴鳶並沒有與秦國發生摩擦,因為秦國派遣使者多次表面,自己沒有吞併上黨之意。
當然暴鳶與劉太平覺的秦國的確沒有吞併上黨之意,如果有的話,何必根他們廢話這麼長時間呢?恐怕在已經派遣大軍佔領整個上黨了。
而新鄭郡也被齊楚聯軍逐漸全面佔領,他們此時已經帶著大軍兵臨陽翟郡。
陽翟沒有多少守軍,根本無法抵擋齊楚聯軍,基本上不到兩個星期時間的,齊楚聯軍已經兵臨陽翟,圍困這整個陽翟城。
而坐鎮陽翟的乃是韓成與韓然倆人,他們並沒有與齊國談和,當然這主要是齊國派遣了使者告訴他們,他們沒有兼併,滅亡韓國之意。
而是想與韓國進行商談,所以當齊軍兵臨陽翟城的時候,雙方沒有發生戰事,齊楚聯軍沒有攻城,韓國也沒有發動突襲。
而暗地裡雙方多次私通,商議什麼時候進行正式會談,在何地進行正式會談。
而在韓國的東方,魏無忌已經帶著大軍,駐紮在平陽與宜陽的交界處,企圖攻入宜陽。
不過齊國和楚國並不支援魏無忌這麼做,並且齊國做出了軍事威脅,聯絡到了齊國內閣,派遣齊國新組建的先鋒軍團屯兵魏國邊境。
給魏國製造壓力,在加上平陽之戰結束後,魏國雖然是士氣高漲,但也急需休養,在打下去,恐怕剛得到的戰利品,就會隨之而然的丟失。
所以魏無忌只是吞併平陽與宜陽的交界處,但並沒有在進軍的打算。
而韓虎被齊國俘獲後,韓成開始掌權韓國,但是底下的一些韓姓宗室並不怎麼服韓虎。
覺的他來路不正,反而一些人支援迎來韓非,來做韓國的新君主,不過在韓成的軍事壓制下,這種聲音越來越少。
韓成雖然在韓虎繼位後,相繼沒有多少兵權了,但至少曾經是韓國的兵馬總帥,上將軍,其在軍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
在韓成來到了陽翟後,他雖然沒有多少兵力,但是以他的威望,很快就召集了一個幾萬人的臨時軍團。
當然他用他這個臨時軍團,並沒有抵擋齊楚聯軍,而是用來肅清自己的競爭對手,或者說是他兒子的競爭對手。
雖然有些宗室之人,不願意這樣任人宰割,但是在韓成的軍事壓制下,他們只能臣服,根本沒有別的手段,畢竟他們不是韓成,可以利用威望,就可以集結一個萬人部隊。
然而有些不服韓成的,並不在陽翟的,倒是佔領一城,公然對抗韓成,不過這種在韓國只有三個,一個是韓道,一個是韓天地,一個是韓探,不過這三個人,剛自立為王,公然對抗韓成的時候,他們就被齊楚聯軍圍剿,覆滅。悠悠書盟
此後沒人敢自立為王,因為他們知道,這自立為王,必然會遭到齊楚聯軍的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