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齊國和秦國,楚國不一樣,打敗齊國不是絕對的優勢下,齊國有反撲的可能性,當然當時如果吳起知道齊國後勤沒錢了,肯定會執意在戰,那樣可以壓榨齊國像秦,楚一樣,可惜他不知道。
即使有種種原因,他吳起告訴了魏王,魏王也未必相信,畢竟這對比在這裡,畢竟人們有的時候常往壞處想。
在加上公叔痤與王軒根本不希望吳起坐上相國之位,這二人肯定會在此添油加醋的說給魏王,而且二人也會用這個事情竭力的壓制吳起。
當人處了優勢的位置後,就會乘勝追擊,這件事情,對二人來講,是壓制吳起的好事情,他們肯定會大肆宣揚,他們從不讓吳起任職相國之位的要求上,會上升到讓吳起在魏國毫無立足之地!
畢竟吳起的才華在哪裡,他蓋過了魏國大部分人,這種人留在魏國,對魏國是個好事情,但是對魏國群臣們來講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你那麼牛逼,光芒把我們都給蓋住了,魏王還會用我們嗎?顯然不會用我們了,魏王不用我們了,我們的身份地位,豈不是也會慢慢的下降?
所以吳起的存在對魏國來講是好事,但對魏國的群臣們來講並非好事,這件事情,只要王軒與公叔痤在魏王面前一說,這魏國的群臣會立馬一起打壓吳起。
管仲把這一系列的事情都給想好了,所以管仲有十足的把握,讓吳起無法在魏國官場立足。
當然到那個時候吳起即使知道有人在謀害他,他也無計可施,即使他在有謀略與才華,他能如何證明自己清白呢?畢竟你與齊國的合約在哪裡呢。
當時魏武王是全權交給吳起來辦的,無論是與帝國和談什麼的,都交給吳起一人,所以這件事情的後果什麼的,基本上都由吳起一人承擔。
管仲在這裡使用詭計謀害吳起,遠在西河的吳起並不知道,他還坐在西河府的太師椅上,坐著他當相國的大夢。
能登上相國之位,吳起可是費盡了心思,如今眼看就要成功了……
吳起周遊列國無一諸侯待見他,後來魏武王要了他,為他封侯賜勳,就是沒有封他為相國,而吳起也暗暗發誓,要立下汗馬功勞,成為相國。
畢竟登上相國的人要麼是身居士族,有士族都同意,在加上你才華橫溢,你才能當上相國,要麼立下不世之功,讓士族們無話可說,才能成為相國。
吳起並非出身魏國名門士族,所以他只能靠立下不世之功,才能當相國,中原戰爭,可以說是他為魏國立下了不世之功,而魏王封他為相國也算是理所當然了。
這個相國之位一直空缺著,也許有著當時魏王想封吳起為相國的原因。
只是當時的吳起並無功,封他為相國難以服眾,如今吳起以立下不世之功,在封他為相國,基本上也沒有人反對什麼了,畢竟功勞在哪裡擺著呢。
有很多士族們,也都覺的吳起會成為魏國的相國,很多魏國名門士族,紛紛來到河西之地,拜見吳起,給其送禮,希望能借此拉攏吳起,即使這些士族都不喜歡這出身非魏國士族的吳起,但是利益和你的喜歡,很多人都會選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