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想問,這鴻雁信使建立驛站的錢,信使的俸祿,驛站的維護,日常的開支這些錢都從何而來?”
戴胄說完,眼睛便緊緊的盯著李二,就好像他不給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
他就不會同意一樣,不過這也不奇怪,歷史上的戴胄就跟魏徵一樣是個直言敢諫的人。
還沒等李二說話,李恪站了出來,笑著說道
“還請武昌郡公原諒,剛剛是小子沒有說清楚。”
戴胄見李恪蹦了出來,拱手問道
“還請蜀王殿下解惑。”
李恪笑著說道
“其實這鴻雁信使是設立在大唐皇家商會的名下,一切開資都從商會上走,並不會讓戶部掏錢。”
身為戶部尚書,一聽不用掏錢,原本嚴肅且認真的神情,立刻變得笑呵呵的說道
“原來是這樣,是老臣孟浪了,還請陛下和殿下恕罪。”
這次不用李恪說話,李二笑著說道
“戴愛卿身為戶部尚書就是要管好大唐的錢袋子。
要是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豈不是要將國庫掏空?”
於是接下來李二又把那張大地圖抬了出來。
眾人開始在上面規劃鴻雁信使要建立在哪裡。
而且新一輪的道路硬化工程將鋪設到鄉鎮。
就是不知道那些戰敗的東突厥人和逃避勞役的和尚受得了受不了。
時間匆匆而過,半個月的時間,眾人也終於商量出了一個鴻雁信使大概的規模。
看著眼前這龐大的線路網,李二都感到了震驚。
這些驛站要是串聯起來,那要容納多少人啊。
各地傳來的資訊又會增加到多少,李二不敢想象,到時候自己會掌握多麼龐大的一股勢力。
其實不只是李二,就連長孫無忌這些人都被這張網路圖震撼到了。
最後還是李二最先反應過來說道
“好了,既然已經規劃好,那麼五年為一期,先把主要城鎮的驛站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