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真誠才是最好的必殺技!
既然選擇了以鋼芯鎏銅的‘假銅錢’來製作新錢的輔幣,劉禪又怎麼會沒有應對預案?
事實上,他之所以敢毫不猶豫的接受黃月英這制‘假銅錢’的建議,除了因為這開了歷史先河的衝壓‘機制幣’本身的精良工藝外,更為重要的,卻是因為‘天命所歸’下百姓對大漢的人心認同!
所以,諸葛大大等人所擔心的事情,在劉禪這裡,卻只是一句‘為何要讓百姓自已去發現’就給解決了。
“陛下真仁主也!”
面對劉禪這坦誠以對的‘假銅錢’處理方法,一陣你看我、我看你的對視後,帶著輕鬆無比的心情,殿中一眾臣子此刻能做的,也只有奉上彩虹屁而已。
“哈哈,這幾天奉承話也聽得差不多了,卿等以為,此新幣間的兌換率當定在何數為好?”
並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後,劉禪卻是話鋒一轉,隨即便把這話題轉移到了這新錢主輔幣間兌的換率上來。
“黃監正,此金銀新幣,其重當在一兩吧?”
聽到劉禪的詢問,再次掂了掂手中那因未留方孔,從而得以在正面‘鑄’有完整國微、背面鑄有梅花與菊花,且邊緣鑄有嘉穗等圖案的精美金銀幣,諸葛大大卻是帶著確認的眼神望向了黃月英。
“中書令言不錯,奉陛下令,每枚金銀新幣皆重二十四銖,正合金銀一兩,另銀毫輔幣每枚淨重六銖。”
看著正掂著手中金銀幣的的諸葛大大,黃月英隨即也是一臉微笑的點了點頭。
只不過,諸葛大大沒注意到的是,在其微笑的眼神中,一抹得意之色卻是飛快的一閃而過。
“陛下,以如今市面之金銀價格,臣以為,這金銀幣間,一枚金幣可兌五枚銀幣;一枚銀幣可兌四枚銀毫,每銀毫兌換五十新銅錢……”
不愧是原歷史上名垂千古的的一代賢相,只稍一沉吟,片刻間諸葛大大便根據如今的市場金銀價和新幣的重要,給出了一個十分合理的兌換價格來。
“嗯,中書令此兌換率倒是十分合理,臣以為可行!”
隨著諸葛在大話音剛落,法正、龐統等一眾奉命而來的三省六部首腦,此刻也是紛紛點頭,對這新幣之間的兌換率表示了贊同。
只不過,這種和諧的場面卻是並未保持多久,在新幣與回收民間舊錢及金銀兌換的價格問題上,眾人卻是很快發生了嚴重的分歧。
其中,諸葛大大、張昭、步騭等人提出為了穩定民心的需要,在舊五銖的回收上,當與新銅錢保持一比一兌換率。
畢竟‘新銅錢’雖然就製作精良程度而言遠勝舊五銖,但其材質卻是以鋼為芯鎏銅所制,與舊五銖一比一兌換,朝廷並不會吃虧。
至於民間金銀與金銀幣之間的兌換,折色之後,同樣也按一比一的兌換率來兌換。
如此一來,也能刺激那些手中存有大量金銀的富商大賈主動兌換,從而增加朝廷的金銀儲備量。
“陛下,如今民間百姓多以實物相易,實因舊錢多為劣幣之故。如董卓年當所鑄之‘無文錢’,那根本就不能稱之為錢。若是此等劣幣也能充作良幣兌換,朝廷之威嚴何在,那些持良幣兌換的百姓之公平又何在?”
“陛下,臣以為民間金銀兌換成新幣之時,不僅要折色,亦當增加火耗。否則朝廷太過吃虧了……”
然而,諸葛大大幾人才剛剛提出了這個建議,卻是招來了法正、龐統及陸孫、糜芳等人的堅決反對。
“諸卿之言皆各有道理,倒是讓朕一時難以決擇啊,哈哈哈哈!”
看著眼前這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場面,劉禪卻是並未有半分惱怒。
相反,對於這種情景,作為皇帝、天子來說,劉禪還是十分喜聞樂見的。
“請陛下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