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拜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
就在姜維等人收到曹叡駕崩的訊息之時,位於鄴城皇宮曄華殿前面的大朝堂上,年僅六歲不到的曹穆,此刻也是正在接受著陳群、鍾繇等十幾名文武臣子和王室成員的朝拜。
說起來,為了避免曹叡駕崩的訊息從宮城洩露出去,除了陳群、鍾繇、王郎等一眾受曹叡臨終接見的臣子外,鄴城之中的其餘文武及王室成員,也就只有少數人知曉今日更立新帝的事情。
因此,曹穆這場登基大典儀式,也算得上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小的皇帝登基儀式了。
“眾卿家平身!”
很快,隨著眾臣行禮已畢,一道仍帶著悲意但卻不失威嚴年老女聲也是隨即便從御座後的珠簾後發出。
不用說,代替六歲不到的曹穆發吃施令的,自然便是曹叡指定垂簾聽政的太皇太后卞氏了。
說起來,雖然如今的曹魏已經是日薄西山了,但防範後宮及外戚干政的事情,曹叡卻是依然沒有忘記。
所以,選擇已經跟曹家密不可分的太皇太后卞氏垂簾聽政,自然成了儘可能的減少後宮及外戚干政影響的最佳選擇。
“如今正值國家傾頹、社稷危難之際,皇帝年幼,哀家只是一婦道人家,這國家軍政之事,卿等務要盡心竭力……”
很快,參拜新皇的大禮過後,太皇太后卞氏那帶著悲意卻不失威嚴的聲音卻是再次專入了眾臣耳中。
“臣等必鞠躬盡瘁,盡心輔佐陛下,復我大魏榮光!”
面對卞氏的訓戒,眾臣那如同演練好一般,整齊劃一的回答也是隨之響徹整個朝堂。
“另外,大行皇帝之喪事,雖因戰事不能告之天下,然卿得亦要盡力操辦妥當,不可草草敷衍……”
在一眾文武整齊劃一的回答聲後,卞氏隨即也是將話題轉移到了曹叡的喪事操辦上來。
“臣等謹遵太皇太后懿旨!”
……
“你們都聽說了嗎,昨日皇帝被在城樓上被城外的漢軍氣得吐血了!”
鄴城永平裡,一群剛剛從城頭搬運完滾木擂石等守城之物歸來的百姓中,有人卻是突然提起了前一天曹叡在城樓上吐血的事情。
“嘁,這算什麼新鮮事。我有個遠房兄弟在宮裡做事,聽說皇帝已經……已經駕崩了……”
聽到有人提起皇帝吐血之事,一名看起來二十多歲、相貌普通平常的男子,在往四周一陣打量後,這才一臉不屑衝剛才爆料之人撇了撇嘴巴,壓低聲音爆出了一個更為勁爆的大訊息。
“不會吧,聽說皇帝前幾玩耍可都在銅雀園遊玩呢,怎麼可能突然就駕……駕崩了?”
面對這勁爆不已的大訊息,難以置信的同時,眾人更多的卻是震驚與恐慌。
說起來,別看後世教科書上對皇帝的形容,基本都是‘封建主義頭子’之類的貶義詞,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國情。
在這個時代,只要不是秦二世那樣的昏君、暴君,於普通百姓而言,皇帝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那還真不比後世那些所謂的‘國家元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