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建安二十六年正月丙午,皇帝臣備,敢用玄牝,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享……
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高、光之業將墜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僚登壇告祭,受皇帝璽綬,尊前帝協曰太上皇。修燔瘞,告類於大神。惟大神尚饗,祚於漢家,永綏歷服!”
建安二十六年正月元朔,丙午巳時正,漢中南鄭,兩年前接受天子冊封,進位稱王的受封壇,身著漢中王冠服的劉備,再次緩步登上了這座重新加高增加了規制的壇場,鄭重虔誠的宣讀起了告天祭文。
隨後,在祭文宣讀完畢、為劉協上了太上皇尊號後,劉備隨即脫去了九旒王冠與漢中王袍服,換上了十二旒的皇帝冠冕袍服,接受了諸葛亮率眾官恭上的玉璽,正式即位稱帝,改元章武!
“臣等參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
隨著劉備接過玉璽,包括劉禪在內,一眾文武百官也是隨即正式以帝王禮儀參拜了起來。
至此,十幾年前還無寸土安身,只能被人追得到處逃跑,四處投靠的劉使君,這一次卻是比原歷史上提前了四個月的時間,成為了大漢至尊無上的皇帝。
“天子制詔: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王妃孫氏,貌和德嘉。宜奉宗廟,為天下母。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與上一次進位王爵時一直沒有冊封后宮不同,這一次稱帝后,老爹最先封的卻是皇后之位。
只不過,與原歷史上的吳氏為後不同,這一次,因為劉禪的‘摻和’,這皇后之位卻是落到了孃家勢力已經瓦解的孫尚香身上。
“天子制詔: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皇長子禪,丰姿峻嶷,仁孝純深。業履昭茂,早聞睿哲……今以皇長子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祇肅社稷!自即日起,軍國之事,無論大小,皆付於太子先行議處,而後報於朕知!”
繼孫尚香的封后詔書後,緊接著便是劉禪這個皇太子的冊立了。只不過讓劉禪無語的是,原本好端端的一道冊立太子詔書,卻是被為了‘偷懶’的老爹弄成了冊立‘監國太子’的詔書。
“另封吳氏為貴人;皇子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就在劉禪還在為這個‘監國太子’無語之時,老爹緊接著又冊封了吳氏為貴人,劉永、劉理兩個幼子也是同樣被封了王爵。
只是比起孫尚香的皇后冊立以及劉禪的皇太子冊立詔書來,吳氏與劉永、劉理的冊封就要顯得簡單敷衍多了。
沒辦法,這畢竟是萬惡的‘封建社會’,講究的就是個長幼尊卑有序嘛!
“陛下有令,糜竺上前聽封!”
冊封完了後宮與子嗣,接下來自然也就輪到文武百官了。與當初進位王爵時的封賞順序不同,這一次,第一個受封的卻是糜竺這個位在百官之上的安漢將軍。
“陛下詔命,封安漢將軍糜竺為太尉,仍為百官之首!”
隨著糜竺的出列,三公之一的太尉頭銜便落到了糜竺頭上。只不過,與之前的王傅頭銜一樣,在劉禪所制定出的三省六部制中,如今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公同樣也只是個‘榮譽稱號’的虛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