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哭的都昏了過去,在孫思邈的急救下才醒了過來。看著李世民的面容根本就站不起來,長孫無忌無奈,只能讓李治在旁邊休息,他去安排李治繼位的事情。
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說的就是這個,皇帝這個位子一天沒有人坐,就會引起很多的聯想,還有助長很多人的野心,特別是李泰還在世間,萬一李世民的死訊傳出去,哪裡在出點什麼事情,長孫無忌就是百罪莫贖了。
長孫無忌把在大殿外面的幾個大臣如禮部尚書他們都喊進大殿商議李治登基的事,並且開始處理李世民的身後事,還好中國的皇帝他們繼位的那一天起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這些事情歷史上都有專門的禮部來準備,棺槨早就做好,他們也是弄的井井有條。
李治的登基大典也進行的熱烈隆重,但是氣氛很壓抑,李世民駕崩的訊息透過鐘聲已經告訴了整個長安城的百姓,無數百姓痛哭流涕,不管李世民評價怎麼樣,他對百姓還是可以的,也算是難得的仁君了,百姓們受他恩惠,當然非常懷念他,整個長安立刻全是縞素。
文武百官全都來到太極殿,在長安的各國使節都被邀請前來觀禮,一起見證了大唐帝國皇位的更替。
李治按照禮節一步步的完成登基儀式。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與各國使節的祝賀,這一套流程的完成代表著李治成為了大唐皇帝,是這個強大帝國的主宰者。
李治臉上帶著悲痛,但完成了整個儀式後,他的心態明顯的放鬆了下來。忙了一天才把儀式搞完,這還是因為要辦喪事才從簡的。
當天晚上,他就把長孫無忌喊道宮裡詢問李世民的喪事安排。長孫無忌雖然很累,但是心裡無限快活,現在李治年齡還小,很多事情都請教自己,那自己就是實際上的大唐最高權利擁有者。
詳細的詢問了一下葬禮的準備情況後,李治想了一下道:“父皇臨終前說李東昇是個人才,他在廣州已經有幾年了,我想將他召回來,不知道舅舅你的意下如何?”
聽李治竟然才一天就想要李東昇回朝為官,長孫無忌眼角一跳,然後開口道:“陛下,李東昇負責的市舶司是國家的錢袋子,調整他要從長計議,不能衝動,還請陛下收回意見,過一陣再說!”
李治登基後提的第一個意見就被長孫無忌給頂了回來,心裡有些不快:“舅舅,相信他肯定有安排,他做事我是清楚的。”
長孫無忌好不容易才大權獨攬,怎麼會輕易讓李東昇回長安,他硬著頭皮道:“為君者做事不能因為自己的好惡來選人,一定要從國家的角度去看,李東昇才能出眾,現在的市舶司做的非常紅火,也是我大唐賦稅的重要來源,現在的情況下,一動不如一靜。”
看長孫無忌態度這麼堅決,李治只好道:“那就再等一段時間。”看著長孫無忌的背影,李治的手心全是汗,自己原來有個父皇壓在自己頭上,現在又要被舅舅管,難道我做這個皇帝就是樣子貨?
李世民駕崩的訊息也傳到了廣州,訊息到達的當日整個廣州城一片素縞,所有的百姓都自發為之慟哭,哭聲響徹天地。
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大多數其實並不關心現在是什麼王朝什麼皇帝。他們的心裡只是關注自己的吃穿用度,只能生活能過的去,那就是好皇帝,要是再能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感恩戴德。
隋末的悲慘生活才過去了幾十年,很多人都還健在。李世民跟隨李淵打下了大唐的錦繡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