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沒有辦法,他大哥是長子,那就天然的繼承爵位,從古代到現在都是這樣,誰也沒有辦法改變!”高陽很沮喪,就晚生了幾年,差距就太大了。
巴陵捂著嘴笑:“你啊怎麼就這麼笨呢,要是他大哥不在了,這個爵位不就是你家遺愛的。”
這句話猶如一道閃電瞬間照亮了高陽公主的內心,對啊,要是自己的大伯出事了,陛下不就要處理他,自己再去皇帝那裡撒撒嬌,這個梁國公不就是自己家的了。
想到這裡高陽連溫泉也不泡了,唰的一聲從水裡站了起來,露出一個傲人的身材,就準備叫人進來穿衣。
“急什麼啊?你啊做事就是喜歡這麼衝動……”巴陵一把拉住她:“陪姐姐再泡一會,再說了,你們家大伯那個性格是個會闖禍的人嗎?人以類聚,他跟那李東昇關係好,平時也就是單位家裡,頂多出去喝個酒,錢財上聽說跟著李東昇也有進項,又有爵位在身,一般的罪名可搞不倒他!”
“那怎麼辦呢?”高陽也發愁,自己的夫君就是一個呆子,雖然跟著自己跟個添狗一樣,但是你讓他出個主意,就只能呵呵了。
“這個我也幫不了你,你自己想招吧。”巴陵慵懶的道:“可惜我們要注重公主的這個名聲,不然的話好多事情都能做。”
李東昇的工作進入了正軌,他現在很佛系,每天上班準時準點,對工作一絲不苟,任何不符合要求的申報,全部駁回。還有想佔便宜的那些皇族、高官等,一律不給面子,反正老子都決定閃人了,就是得罪你們又如何,再說了本來就跟你們不熟,憑什麼給你們面子。
就在這波瀾不驚的時刻,卻有一件大事,李靖要不行了。衛國公府裡面,這個時候大家人心惶惶,下人們都臉色凝重的來回忙碌,準備發喪的各種東西,一個國公的離世那種規格可不簡單,很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
李靖已經病入膏肓,到了彌留的時候。他戎馬一生,戰功赫赫,各種滅國之戰讓他在大唐百姓跟皇帝心中都是戰神。受封國公也是榮耀一時,又加上李靖居功不傲,平日裡跟同僚共事也是低調穩重,在事業的最高潮急流勇退,所以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風評很好,不管是誰提起衛公都要豎起大拇指。
交好的各個武將家得到訊息,李世績他們都來幫忙看望,送自己的好夥伴最後一程,大堂裡面黑壓壓的全是人。李德獎跪在父親的床頭,臉上眼淚直流,拉著李靖瘦骨嶙峋的手,神情哀痛。
李德騫由於前些年涉及到李承乾的謀反事件一直在嶺南,這個時候是趕不回來了。家裡的好多親戚也都跪在地,伯母跟那些女眷都在哪裡低聲的哭泣。
李東昇得到了訊息也帶著李成夫婦急急忙忙的趕來。看到李成,李德獎趕緊準備喚醒李靖,李成連忙擺手制止,李東昇跟著他走到床邊,看著原來偉岸的李靖已經廋的不行,整個人好像縮小了一圈,看的李東昇心中一痛,其實有時候李東昇也有點怪他,在朝堂上自己可以說基本沒有沾到李靖的什麼光,但是想到他的處境,也算是理解了他的做法,實在是由於功高蓋主不得不低調。
彷彿是感覺到了什麼,李靖微微的睜開眼,看到了李成,視線沒有停留越過他落在了李東昇身上,然後低聲道:“四維呢?”
李四維從小跟著李靖學兵書,李東昇也沒有問過他學了多少。但是他們祖孫倆的感情還是非常深厚的,估計這個時候迷糊了,都忘記他已經出了長安。
“四維去各地遊歷了。”李成道。
“哦。。。”李靖的眼裡露出一絲失望然後看著雙目流淚的李德獎道:“我身體不行了,你大哥在嶺南,估計時候陛下會讓他回來,但是你們以後大事就聽東昇的,他比你們穩重。”
李德獎連忙應是,李靖又看著張出塵,露出一絲笑意:“我身體不行,就先走一步,你要好好的保重。。。”
張出塵原來是舞女出身,然後跟李靖一見鍾情就做到了國公夫人,兩人一輩子都相敬如賓,恩愛非常,可以說最難受的就是她了。雖然知道人最後都逃不了這一步,但是看著心愛的人在自己面前離世,這種心痛怎麼也無法接受。
李東昇名聲在外,但是跟家裡的親戚真的很少來往,一屋子的人他都不認識幾個,這個時候李靖已經不行了,嘴裡低聲不知道說些什麼,聲音越來越低,直至無聲。
御醫用手在他的口鼻之上放了片刻,又號了脈然後搖搖頭。李德獎跪床邊,悲呼一聲:“父親……”房間裡面頓時哭聲震天,李東昇他們也跪了下去,一代名將就此離去。
還好宮裡派了人來幫忙治喪,好幾個頭髮花白的禮部官員上來幫忙收斂,又有人讓男性親屬換上白色布衣,頭髮散了下來,還要光腳,辛虧現在天氣不算太冷,要是冬天那就要了老命;女性親屬也要摘去首飾,換上孝服。
一個國公的治喪儀式那是複雜的,李德獎跟李東昇就像是木偶一樣被禮部官員指使的團團轉,一套套的禮儀弄的頭昏腦漲,也不知道那些禮部官員怎麼記住這麼多流程的。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繁瑣的儀式才結束,所有人暫停了哭喪,全都來到外面的大堂。這個時候就是官員跟李家的族中長老一起來進行佈置靈堂。
李東昇在旁邊的廂房裡跟禮部官員一起商量訃告的名單。在古時候,訃告可不是個小事,所有的人家都要考慮到,多少人家為了這個事情鬧的翻臉。
一會兒的功夫靈堂就佈置好了,有仵作來把李靖的遺體抬出來沐浴更衣,然後又幫他整理遺容,修剪指甲,梳理頭髮鬍子,等一切做好後把遺體抬到早就準備好的棺材裡。
要等明天辦了入殮,就把棺木抬到大堂,等眾人的弔唁後,就可以出殯。
這個時候門房來報:“陛下親自來弔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