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當年隋軍第一次徵高句麗時的戰場就在安市城不遠的地方,宇文述的幾十萬大軍,幾乎全部戰死在哪裡,高句麗人把他們的屍體築成京觀,以誇耀武功。”房玄齡傷感的說道:“訊息傳來天下震動,可是我有為的漢家男兒視為最大的恥辱,殿下的這個奏章寫上去,必定贏得天下歸心。”
李治也是臉色凝重:“現在高句麗還在作戰,等父皇他們打下平壤城後,就有時間去把那些屍骨收斂起來帶回中原安葬!”
等奏章遞到李世民手中的時候,大軍已經開到了平壤城下。李世民看到自己兒子的奏章,欣慰的道:“果然雉奴還是仁義啊,朕也是日思夜想要把這些勇士的屍骸帶回中原,他跟我想到一處了。”
眾位大臣也對李治的這個舉動擁護,能提出這個建議說明以後的這個老闆肯定不是個兇殘的人,那大家的日子也好過啊,眾人對李世民的眼光又進行了吹捧,樂的他哈哈大笑,不過想到還被貶嫡在外地的兩個兒子,心情又低落下來。
程咬金知道李世民心裡想什麼,趕緊轉移話題:“陛下,我們今天把勸降信用箭射到平壤城裡,不知道泉蓋蘇文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跟路上的小城一樣,全部棄城而逃。哈哈。”
原來安市城一破,訊息被逃出的百姓跟敗兵傳出後,整個高句麗震動。周圍的白巖城、黃城等一些小城百姓紛紛棄城而逃,大量的恐慌人流都湧向了平壤,等唐軍到了平壤城下的時候,還有大量的百姓因為平壤城生怕唐軍的探子混進來而不準進城,就在城牆下哭喊,當看到漫山遍野的唐軍旗幟的時候,大家四散奔逃,又被唐軍逮住一批。
“泉蓋蘇文也是一代梟雄,應該不會這麼膿包吧。”李世民冷笑道:“朕出面調停高句麗跟百濟的糾紛,他竟然敢一口拒絕,等抓到他以後,倒要看看他怎麼面對。”
“陛下,張亮哪裡請求中軍再給他送點手榴彈跟火藥去,他在石城下也被阻了好多天,就是攻不下來。”
“準了。”李世民一口答應:“讓他速度打下來,然後跟我們匯合。這樣側翼就有保障了。對了,李東昇這個物資就你帶著隊伍去,幫他把城門炸了。”
正在後面盤算老婆什麼時候生孩子的李東昇突然聽到自己要去石城,抬起了頭:“那我就跟著他們的隊伍回來?”
李世民想了一下道:“你上次不是說水軍可以發揮大作用嘛,我看張亮的水軍也就是幫忙運個隊伍渡海,其餘的作用有限,現任命你為水軍總管,可以自由行動,讓我看看你的那個水軍的策略到底行不行的通?”
“啊?”李東昇都傻了,這NM什麼情況,怎麼突然就給了這麼高的一個職位。水軍總管可是四品的職位了,而且統管高句麗戰場的全部水軍,等於是一路統帥,比李績他們還要自由。
“陛下萬萬不可。”長孫無忌慌忙阻止李世民這個想法:“一軍統帥是何等重要,下面計程車兵安危全部繫於一身,李東昇年紀如此之輕,又沒有一點水軍的任職經歷,就空降如此職位,叫下面奮鬥了許多年的老人如何信服。”懶人聽書
在做的很多人也是心有慼慼,大家都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前程,這個小白臉進士出身,就靠著火藥跟手榴彈現在這麼年輕就跟自己平起平坐,看著鏡子裡滿臉褶子的自己,叫人怎麼不心生妒忌。
李世民道:“這個我是深思熟慮過的,李東昇他以前也沒有從軍經歷,也能帶著火器營大殺四方,威震西域。這些東西都是因為火藥帶來的變化,現在你們告訴我誰能使用手榴彈跟火藥比他還高明的,我就讓他去做這個水軍總管。”
長孫無忌還是不服氣:“水軍跟騎兵不同,專業性更強,他的手榴彈水軍隔著船直接丟過去就是了,何必要空降這麼一位,讓將士心生疑慮,從而影響士氣。”
因為涉及到自己,所以李東昇不能說話,不然就要被御史多方批評。
因為長孫無忌是自己的大舅子,所以李世民還是給他認真解釋:“你們看到的就是他文職出身,年紀不大,但是朕看重他的是他的遠見跟奇思妙想。李東昇他的想法總跟不一樣,善於從別的角度出發,我就想看看他吹噓的大海軍計劃,到底有沒有用?”
皇帝都說道這個程度了,大臣們只好捏著鼻子認,好在這個官職只是臨時的,等仗打完就算結束。等大臣們走了以後,李世民把李東昇留下來:“知道為什麼給你這個職位不?”
“微臣不知。”李東昇老老實實的說道,他是真不知道。
“現在安市城已落入我大唐,平壤城也是指日可下。就像是你上次說的,打下高句麗後怎麼治理的問題。這裡的氣候苦寒,我大唐的百姓不見得就願意移民過來,中原人口經過隋末的多年征戰經過這麼多年的休養生息也遠遠的沒有恢復元氣,所以這十幾年還是要空在哪裡,要是我們花了大力氣為別的民族做了嫁衣,那我們不就是傻子嘛。”
李東昇點點頭:“陛下深謀遠慮,其中最有可能佔便宜的就是百濟,新羅國小力微,又是女王沒有那麼大的野心。”
“所以我就想著你說的那個大海軍方案,平時高句麗只留一些治安部隊維持次序,等有事的時候,海軍可以隨時登陸來進行救援,這樣就能極大的減少平時的開支。”李世民眼睛盯著地圖道:“還有倭國,你說這個大海里是不是還有其餘的國家啊?”
“陛下,那是肯定的。”李東昇可不敢給他上世界地理課,要是被問起來你怎麼知道的,他不好回答:“大食人可以從西域來到我大唐,也可以透過海路到我大唐,說明這是相通的,那麼茫茫大海里,肯定還有其他的一些地方有國家。”
李世民眼睛盯著地圖看了很久,才嘆息道:“這世上如此廣大,真想到處去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