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宮殿裡,李世民靠在溫暖的爐子旁,他的手裡拿著一份奏章正在認真的檢視,這個奏章是李東昇的,看那熟悉的飛白體,李世民也是看的心曠神怡,李東昇把吐蕃要進攻的西域的緣由、發展、自己的應對方案,可能引發的後果都向李世民做了闡述。
看完了李東昇的奏章,他又拿起桌上的另一個奏章遞給房玄齡道:“房愛卿,你看看這兩個奏章有什麼不同?”
這麼一說,在座的其他人也來興趣,長孫無忌笑道:“怎麼?又有什麼好玩的事情了嗎?”
李世民道:“等下你們都看看,我現在知道人和人的差距在什麼地方了。”
兩個奏章在眾人手中轉了一圈,李世民道:“說說吧,你們的感覺是什麼?”
房玄齡是老大,只有他先來:“這兩份奏章一個是高昌令李東昇,一個是安西都護府都護喬師望的,兩個人都是針對吐蕃要聯合西突厥進攻高昌的事情做得彙報,但是可以明顯的看出兩個人的思路差距,喬師望的奏章就是把這個事情給單獨說了下,然後就等長安城的支援。但是是李東昇把事情的經過講的比較詳細,也給出了幾個應對的方案,總體來說考慮的比較細。可以看出李東昇做事的細緻。”
魏徵咳嗽了兩聲,天氣冷他又得了風寒,喝了口茶道:“這個就是態度的問題,喬師望是西域最高長官,卻對自己要面對的局面沒有一點思路,就要我們的支援,等援軍過去都幾個月了,現在天氣冷估計吐蕃跟突厥要等到雪化了才會進攻,他連這個也想不到,還是早點派人去把他給換了吧。我看著都累。”
他是大唐著名的噴子,逮誰罵誰,喬師望也是倒黴,他是李世民的姐夫,你直接在人家小舅子面前罵他真的好嗎?
對於魏徵,李世民也拿他沒有辦法,他給自己定的人設就是心懷寬廣,虛心納諫,所以魏徵是他自己樹立的標杆,自己的定的人設跪著也要走下去,李世民苦笑了笑:“你啊還是那麼直接。”
馬周是李東昇的老師,當然要幫自己的學生說話:“李東昇的這個奏章很好,我看是不是可以推廣下去,不是什麼事情都要報到我們這裡等,下面的人可以先做起來,現在一個奏章來回就要幾個月,等我們批覆下去那就晚了,給下面官員更多的主動。”
李世民點點頭,馬周跟李東昇一樣都是實幹派,對於問題從來不逃避,而且也有獨特的思路,現在很得李世民的賞識。
但是長孫無忌對李東昇就是看不慣:“陛下,據我所見,這個李東昇目無上官,譁眾取寵,故意跟自己的長官對著幹,來突出自己的能力,這樣的人野心太大,以後誰還敢做他的上司,每個人都要防著他。”
長孫無忌的這個話就太惡毒了,他的意思就是李東昇故意陷害喬師望,讓政事堂跟李世民對他產生無能的印象,要是這個話傳出去,李東昇在官場就要被打壓,誰都怕自己的屬下是個白眼狼。
李世民聽了這個話也皺了皺眉頭:“輔機,這個話過了。”
長孫無忌這個時候開了口才不會收斂:“不對嗎?他上這個奏章但凡跟喬師望溝通一下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出入。”李東昇要是聽了這個話肯定要喊冤枉啊,自己把這個奏章遞給喬師望看,可是他天天在後宮裡玩耍,政務都是幕僚處理,直接就透過了。
“好了,這個話題過去,現在大家對吐蕃進攻高昌這個事情定個調子,怎麼處理!”李世民明智的轉移了話題,他現在發現自己的這個大舅子就聽不得李東昇的名字,反正聽到了就要打壓。
“陛下,我的建議就是直接放棄高昌。”說話的是虞世南,今年剛進政事堂是個小字輩,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應該替李世民著想,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有什麼好的,全是荒原跟沙漠,離大唐還有幾千裡遠:“高昌孤懸地外幾千裡,周圍什麼產出也沒有,我大唐府軍過去也要幾個月,後勤壓力也大,付出跟收穫不成正比,根本沒有保留的必要。”
話音一落,政事堂為之一靜,虞世南立刻心虛了,難道我說的不對?抬起眼偷偷的看了下李世民的表情,還好,沒有發火的跡象。
“荒唐!我不相信說這個話的是政事堂的人。”還是魏徵先開口:“你知道為了高昌我大唐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嗎?你就輕飄飄的一句話就放棄?你知道後果嗎?”
房玄齡這個老好人也受不了他的輕浮:“我大唐用將士的血打下來的地方,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丟掉,這樣能對得起在進攻高昌死去的勇士嗎?而且西域事關我大唐西域大局,根本就不容放棄。”
虞世南是作為李世民的秘書出身,對實務並不是很精通,被兩位大佬在這麼多人前說的一塌糊塗,臉的紅的不知道放哪。李世民看著緊張的虞世南嘆了口氣道:“把地圖拿過來。”
王德雙手捧著地圖走到李世民面前,躬身把地圖放在桌上,然後退到後面去。虞世南上前把地圖開啟,他秘書出身,幹這個最拿手。李世民和眾人的目光落在地圖上。
李世民用一個指頭指著地圖,一路向西,大家的目光也跟著李世民手指的方向向西看去。
“這個就是高昌,它位處西域中央,北接庭州,西臨高昌龜茲,南與吐蕃接壤,東面是玉門關,我大唐在這裡駐兵,實在是扎進西域的一根釘子。”
“可是他真的沒有什麼作用啊,才幾千人的駐軍,據說吐蕃跟突厥聯軍有六萬人,怎麼看也沒有勝算,還不如暫時撤回來,等援軍到了我們再收復不遲。”虞世南又插了一句。。
這個話說出來,連李世民都瞪了虞世南一眼,不懂就不要說話,這個話的一點水平都沒有,讓推薦他進政事堂的李世民都有點難堪。
馬周是個厚道人,他笑道:“虞中書是好意,他擔心的是我大唐幾千將士的性命。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