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學離縣衙不遠。
跟李東昇想象中一樣,官學就是把一座因為戰亂而沒有房主的房子稍微整修了一下,就撥給官學了。很小的一個門臉,上面寫著官學兩個字,李東昇下了馬,抬頭看到這兩個字,還沒有說話,高健就上來道“這個是刺史大人的題字,代表著州里對官學的重視。”
高健也跟著李東昇一起過來了,他心中有一個想法就是看看能不能讓李東昇教教自己的兒子。李東昇是進士,還考了第一名,有這樣一位名師指導的話,那應該成績突飛猛進了。所以他也不管面子,親自帶著李東昇來到這裡。
官學很冷清,並不出李東昇的意料,院子不大,還比不上國子監的幾十分之一。現在正是上課時間,院子裡沒有人,高健介紹道“大人,由於條件有限,只有一位老師,學生也不多,只有十幾個。”
這個年代的人是渴望知識學問的,大唐立國才十幾年,現在正是開國的大發展時期,各種機會都很多。隋末長期的戰亂帶給人間的重創包括了大量人口的減少,耕地的荒廢,還包括文化和書籍的毀壞,多少名著跟書籍毀於戰火,知識的傳承也出現了斷層。在李世民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後,在一群治世名臣的努力下,把官學、私學都辦了起來,文化復興正漸漸露出苗頭,但是學習還是非常貴的事情,很多事情不是你靠行政命令就能行的通的,學生們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培養的出來的。
老百姓渴望學習知識,李東昇透過窗戶卻只看見教室裡坐著寥寥數人,一個縣城來官學讀書的孩子不到十個。
很奇怪的現象,李東昇很疑惑。高健看出來了“大人,主要是掖縣百姓太窮,學費雖然有補貼,但是買筆墨紙硯也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很多人負擔不起。”
做教室的是房子裡最大的一間屋子,裡面略顯破舊,房間裡擺放著三十多張桌椅,卻只坐了不到一半人,看到窗戶那裡有人都抬頭朝李東昇他們看。
站在臺前的教書先生是個邋遢的中年男子,看到一群人簇擁著李東昇,知道來了個大領導。趕緊上前自我介紹“拜見各位大人,小人劉玉山,是官學教師,請問。”
高健跟這個劉玉山還有點熟悉,兒子在這裡上學嘛,連忙介紹道“這就是我們的父母官,李大人。”
“小李探花?”劉玉山呆板的表情立刻生動了起來“參見大人,久聞大名,今日竟然有幸一見,不勝之喜。閃舞”
李東昇看著這個劉玉山,只見三十多歲的樣子,矮矮胖胖,頭髮亂糟糟的綁在頭頂上,臉上好像沒有洗臉的樣子,還有眼屎在眼角,鬍鬚上也有灰,衣服更不要說了,一塊塊汙漬到處都是。
抽了抽嘴角,李東昇擠出笑容道“劉老師辛苦了。”
劉玉山倒是很和氣的,站在門口臉上的笑容滿面的介紹道“本縣官學成立於貞觀元年,是在皇上無比的關心。”給李東昇講起了學院的歷史,一套官話聽的李東昇直反胃,原來官話套話自古以來就有。
高健看出來李東昇的不爽,趕緊打圓場“大人,既然來了,不如你給學生們也上一次課,鼓勵他們的向學之心,有你這麼一個進士給他們上課,相信他們一定會記憶深刻,永生難忘,說不定過幾年又是一個進士呢。”
周圍的人都笑著附和,李東昇也只好道“學生是我做過的,但是老師還真是第一次,我試試看吧。”
進了教室,學生們早就不耐煩了。看到人群進來,才安靜下來。李東昇走到講臺前“自我介紹下,本官姓李,名東昇,貞觀四年進士,皇上御口封為小李探花。現在是掖縣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