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這個事情就過去了,李東昇有點低估了素描對剛接觸到的人吸引力。下班剛到了家,才到了大門口,就有拍馬屁的門房來通報訊息,晉王已經等你半天了。
“他不是經常來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是想混飯吃!”李東昇不以為意。
“這次不一樣,帶了好多禮物呢。都在大堂裡。”
“白吃白喝這麼久終於知道帶點東西來了。哈哈!”李東昇邊說邊往裡走。就看到李治一本正經的坐在大堂裡跟李成聊天。李成也尷尬,自己都做爺爺的人了還在這裡陪一個小屁孩聊天。
李治今天穿的很正式,看到李東昇回來他彷彿也鬆了一口氣,跳起來就道:“我父皇同意我跟你學畫了。”不過太激動的樣子感覺有些不妥,又慢慢的走了出來,低頭行禮道:“學生李治拜見李師!”
李東昇往旁邊一讓:“不敢當,我才疏學淺,畫畫自有宮中的大師指導,我只是略懂一點皮毛,晉王殿下還是另請高明吧。”李世民的兒子為了皇位爭奪有多激烈,歷史書上早就寫的很清楚,自己還年輕可不能輕易的摻和進去。
“李探花就這麼看不上我嗎?我可是求了父皇好久他才鬆口的。”
“晉王殿下,你年齡太小,做事喜歡憑自己的喜好,老師可不是那麼簡單的,相信皇上一定會為你尋到名師的。”
李治聽了李東昇的話,發了一會呆,用腳在地上畫圈圈:“我就知道李探花看不上我。我來你家裡玩,你就對我愛理不理,也不像別人家裡對我那麼客氣。但是我就是感覺你是有大本事的人,宮裡的那些老師只會一天到晚的叫我背書,然後就是之乎者也,我提出問題他們對回答不上來。你就不一樣了,什麼都會,什麼事情都能說出原因,為什麼這樣,怎麼去解決。反正你是我見過最厲害的人。他們只看到你有文采,我卻知道你什麼都會。可惜我太笨了。。。。。”
被李治這個小屁孩誇的有點臉紅,想不到這個未來的皇帝竟然是自己的小迷弟,李東昇道:“晉王殿下客氣了。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拜師的事情就不用提了,不過如果你想學這個素描的話,你倒是隨時可以來,反正我也要教珠兒跟我大哥!”
“真的?”李治本來呆滯的表情又靈動的起來:“真的肯教我?”
“這個又不是什麼秘法,有什麼好保留的。只要你想學,我就教。”李東昇擺擺手道:“你把禮物拿回去,以後也不要叫我老師,跟著旁邊學就是了。”
“禮物帶出來了,哪裡還有帶回去的說法。”李治聽到李東昇肯教他之後,腦子又活絡了:“就當我的學費跟伙食費了。在這裡吃了這麼多天。”
李東昇嘴角抽了一下,你還知道在這裡吃了這麼多天啊。“行啊,那就這麼定了,我會把一些東西教給珠兒,你時間來的不湊巧的話,就讓她教你!我又要去國子監上課,又要去編書,時間也不固定。”
“啊?珠兒教我?她行嗎?”剛說完就看到李東昇嚴厲的目光,立刻改口道:“珠兒妹妹聰穎可愛,一定會傾囊而授!”
把話都說通透了,以後的麻煩事情就少了。正好現在就有時間,叫人去把珠兒叫來,正好李德謇他也來了。一隻羊也是放,三隻羊也是趕。一起來吧!
看著旁邊發笑的小菊道:“小菊啊,去我房間拿一個花瓶,再去廚房看看有什麼素菜之類的東西。”又對張勇道:“你去看看哪裡有木板,就跟我那天下面墊的差不多,木炭條也帶幾個過來。”
幾個人也不知道李東昇要拿這些東西幹嘛,不過還是識趣的不說話,就在哪裡等著。東西拿過來之後,李東昇道:“這不過是採用了一種新穎的寫真技法而已,以線條來畫出物象明暗的單色畫,造出不同的線條及橫切關係和節奏、主動與被動的周圍環境、平面、體積、色調、及質感,看來與實物非常近似。”
三個人一臉懵逼的看著李東昇,字分開來聽的懂,連在一起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李東昇咳嗽了一下道:“剛才只是對素描的定義,你們聽過就好,現在開始教你們!”
桌子中間擺了個花瓶,旁邊是一些圓形的水果,太陽光下面造出了明暗和陰影。三個人頭戴著帽子很正經的坐在凳子上,左手壓著畫板,右手拿著碳條,宣紙又沒有夾子,只能用釘子釘在畫板上,看著李東昇跟他講述怎麼劃線。
幾個人都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新手,李東昇其實說起來也就是個半吊子,就靠著一些知識來忽悠人。憑記憶力想起一些東西來指導著幾位新手怎麼樣對靜物進行寫生,怎麼樣利用用手中的碳條和目光來測量靜物的大小長短,並且要如同對陰暗與光亮處作出處理。看著他們笨拙的在宣紙上進行一筆一筆的勾描,李東昇發現做老師還是很有樂趣的。
兩個小時過去了,三個人看著自己畫板上的紙,都羞愧的低下了頭。李東昇也是看著好笑,幾個奇怪的各種扭曲的造型在紙上面,估計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不要灰心,第一次畫你們已經畫的不錯了,畫畫這個東西就要經常的練習,我不在家的時候你們沒事就可以自己擺一些水果,花瓶、罈子什麼的練習。就是畫的時候一定要觀察仔細,並用心揣摩,只要下了功夫,那一定會有收穫。”
李治點了點頭道:“嗯,我一定會用心學習的!”
李德謇很懷疑自己:“東昇,這個也太難了吧,你說的那個比列我就是聽不懂!”
珠兒倒是很自豪:“哥哥說了,只要多練習就好,我每天畫三個時辰,一定比你們畫的好。”
李東昇這個時候已經長出一點鬍鬚了,就是稀鬆的很,不過他也用兩根手指捻著:“送你們一句話吧,以後你們工作學習中都能用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希望你們能懂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