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照水已經到樓上來催促了兩次。
“你不是說回這裡能讓你更開心嗎?那你今天這麼哭喪著一張臉是怎麼回事?”
“我挺好的。”
“既然回來也這副死樣子,那下週起就不要回了。你爺爺這邊我剛才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爺爺怎麼說?”
“他已經是老頑固。不可能會跟著我們回城裡。你是他最疼愛的孫子,他連你的賬都不買,我自然也沒法子了。”
“媽媽沒有回來嗎?”
“公司有事走不開。你別以為你媽媽很輕鬆,她也有很多事要做的。”
“那我就住在這裡算了。反正你們也忙不過來。”
“你的前途不要了?你的夢想不要了?你的人生不要了?”
宋照水接連三個問句問得宋浮生啞口無言。現在的他什麼都承擔不起。他能怎麼辦?聰明如他,他很快作出決策。
“小孩子也是有權利抱怨一下生活的。”他不是不知道進退的人。什麼時候該進什麼時候該退他十分清楚。該用理智做主時,情感是不能出來搗亂的,否則得不償失。
“浮生。爸爸知道你還是個孩子,所以一直容忍你的任性妄為。但現在你也該長大了不是?”宋照水也是聰明人。他迅速的接住了兒子拋來的橄欖枝。世人都說知子莫若父,這點宋照水深信不疑。這麼多年,他一直尊重宋浮生的意見,只要是他想做的,他都儘可能去理解並接受。他希望他按照他的願望去生活,但他並不想控制他。他亦知道他無法掌控他。既然如此,那就互利共贏——兒子想要的,他都給;那麼作為交換,他也不可能讓他總是心願落空。現在就是他回報他給予他那多年的絕對自由的時候。
他知道他根本不可能全部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