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兩人合砍62分,將快船引以為傲的三號位鋒線鐵壁給殺穿,倫納德、喬治、巴特勒面對杜蘭特,誰上都不好使。
根據李良反饋過來的情報,快船更衣室內已經出現“不和諧”的聲音,歸根到底是因為“球權分配不合理”,“小團體之間互相爭鬥,”“哈登都不怎麼給庫裡傳球了”,這些一一印證了之前閔聰達的擔憂。
但對於如何制定不同的戰術來調和各個小團體之間的球權分配,閔聰達還沒有給出一個很好的方案。
雖然他在籃球戰術上有卓越的天賦和才華,但設計一套戰術和輪換,需要很多的積累和經驗,更要投入大量時間、場次進行磨合與試驗,不是拍腦瓜子一想就能想出來。
當初他翻閱大量資料,和艾達一道弄出個傳切體系,是因為他壓根不想快船好,所以搞一個他認為過時的玩意兒,讓快船往裡套就行了。
最後傳切能在快船成為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離不開史蒂夫科爾的辛勤耕耘,他和閔聰達的想法正好不謀而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經過一個賽季、兩個賽季的反覆演練、實戰、調整,加上庫裡、小加索爾、哈登這群球員球商極高,才開花結果,有了現在的成就。
現在閔聰達想搞四套,符合不同球員特點,以不同人為核心,有不同輪換策略的體系,安插到同一個球隊,同樣的15人身上,這工作量之大簡直不可思議。
閔聰達有天賦,對戰術策略極為敏銳,應變能力極強,但要說有什麼缺陷,就是智商不夠高,算力有點差。
類似一臺計算機,他的某個籃球相關軟體設計的特別好,演算法極為先進,能快速處理各種局勢、圖形、資料,給出的結果精準,且很具有創造性。
可是計算機的處理器卻不行,別人已經是酷睿了,這傢伙還是286、386。
結果就是單次處理能力很強,批處理能力很差,進行大規模複雜計算更是不行,因為直接宕機了。
閔聰達現在看著四個小團體,腦子裡是有想法的,也有方向,但複雜的輪換,以及後面怎麼訓練、磨合,卻是一團亂麻,快把他的CPU給乾冒煙了。
他非常需要一個人能出來,幫助他進行思路的記錄和梳理,最好能把他的想法和靈感整合起來,搭建一個完美的,融洽的體系。
閔聰達隱隱約約覺得可以完成,但具體細化就是沒有結果,就像生成一個圖片,馬賽克色塊都出來了,具體的圖片就是載入不出來了。
按理說,主教練應該是閔聰達最好的幫手,畢竟後面他還要做執行者呢。
可是就泰倫盧那CPU,連閔聰達都不如,閔聰達都乾冒煙了,盧指導還不直接爆炸?
邁克馬龍足夠勤奮,而且很有想法,但以他目前的工作量,再讓他幹這個活兒,不如直接讓他去死好了。
想來想去,閔聰達終於想到一個人,他立刻讓艾達進來,道:“艾達,範辰現在在哪兒?”
艾達道:“範辰出差去歐洲了。”
“去歐洲了?發訊息,抓緊讓他回來,這裡有更重要的工作等著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