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羿在手機裡翻了好一會兒照片,才選中一張,那是正月十五的時候被邀請去博物館參加活動時拍的,位置也是蛇類標本的展區,只不過那一片不是陸地上的蛇,而是海蛇。
在整張照片裡面,乍一看去,大部分人都會先注意到照片裡的風羿,而不是風羿背後的那些海蛇標本。。
就算注意到後面的海蛇標本,怕蛇的人也不會有太多的恐懼情緒,因為那些標本並不大,在整張照片中沒有太多存在感。
其實風羿在翻照片的時候,最先選中的並不是這張,只不過在這張照片之前他看中的幾張,韋鴻羲並不建議使用,說這幾張照片裡面的蛇照得太兇了,容易嚇退粉絲,認證之後第一張圖,還是保守些。高畫質蛇圖,以後有的是機會。
風羿心中吐槽:
“我一個抓蛇的還不能優先發高畫質的蛇圖!”
不過風羿也明白韋鴻羲的意思。
聯保局缺的是做科普的人嗎?
不是!
純粹做科普,多得是人比風羿做的好,做得專業嚴謹,甚至不乏趣味性!
這次聯保局宣傳部門的人盯上風羿,看重的是他的人氣,希望他在網上能與大眾更多互動,有需要的時候再讓風羿向大眾傳達上面的意思,這樣群眾的接受度更高。
尤其是平時不關注科普影片文章,對科普沒有興趣,甚至還怕蛇的那些年輕人。
喜歡蛇的相對於整個群體而言,依然是小眾。
風羿選定照片,配文表示接了個聯保局的任務即將出行。
發之前風羿遞給韋鴻羲看,“就這樣?我大致知道了那邊的要求。”
韋鴻羲:“不是不能發蛇圖,儘量少點特寫,還有,你自己最好也出現在照片裡。”
“嗯,明白。等出任務了再發。”風羿說。
“出任務的時候多發些照片,記得露臉,戴墨鏡口罩拍照都可以,儘量多出現在鏡頭裡。”想了想,韋鴻羲又說道,“也不一定必須在出任務期間, 有空就發,帶點生活元素更好, 網上很多人對你平時的生活很好奇。”
擔心風羿不懂, 韋鴻羲翻出網上一位很喜歡發生活動態的網紅明星的社交賬號,“可以參考他們, 比如平時在家做飯,收藏模型,打理房間,栽種植物等等之類……”
風羿心道:在家是不可能發照片的!
在家我都是原形!!
如果發習慣了, 某次一不小心可能會露餡,玻璃器物或者其他平面反光照出點異常畫面, 那妥妥的就是“我坑我自己”!
見風羿沉默, 韋鴻羲察覺到他的抗拒情緒, 想著那些豪門子弟好像也沒幾個經常發自己家裡的照片。
於是韋鴻羲說道:“不樂意也沒事, 出去遊玩的照片也可以。也不要擔心大家說你炫富, 你的身世背景很多人都知道, 在這方面沒必要刻意迴避。總之,對你沒有太多限制, 自由度很高,盡情發揮, 我看好你!露臉的照片也多發點, 這關係到工資和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