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雙率領的是曹仁親自交給他的虎豹騎,這也是魏軍橫行天下的強大武器,
他們強盛驕傲,之前少有敗績,壓根沒有把這些漢軍放在眼裡,
在他們身後,則是整裝待發的大量魏軍步兵,
步騎混合,堂堂正正作戰,王雙很有信心快速擊垮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漢軍。
畢竟這是冷兵器時代的正面衝突,人數還是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漢軍在陽群的指揮下,慢慢張開了卻月陣,正面迎上了魏軍龐大的鐵軍。
看著全身甲冑,滾滾而出的重甲騎士,陽群和在陣中的馬漢一開始都有些緊張,可他們看到披甲騎士開始慢慢接近的時候,兩人的臉上都露出一分愕然之色,臉上隨即又露出了幾分輕鬆。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輕視魏軍,只是因為他們清楚的看到,滾滾而來的魏軍重甲騎士居然沒有裝備雙側馬鐙!
是的,他們居然還在使用簡單的單側馬鐙,這種裝備讓他們很難普及長兵器,在馬上,他們依舊高舉著戰刀,雖然整齊,可終究是讓背嵬軍的騎士笑出了聲來。
趙昊發明馬鐙已經許久,之前在和魏軍的交戰中,他都小心隱藏這種能改變戰局的神器,可隨著戰爭的延續,尤其是皖縣大戰這種需要騎兵發揮作用的場合越來越多,他也被迫頻繁的使用馬鐙這樣的裝備。
在之前的交戰中,曹真已經漸漸意識到了馬鐙的作用,開始在自己的親衛隊中裝備雙側馬鐙。
可沒想到,曹仁的馬隊到現在還是單側馬鐙,依然沒有拋棄之前的戰法。
這不是因為趙昊的保密工作到位,實在是因為皖縣之戰魏軍的損失太大,大部分的魏軍都被殲滅俘虜,少數逃回去的在極度驚恐之中,也很難保持冷靜,忽略了好多的細節。
魏軍在進行戰鬥反省的時候,只把重點集中在了吳軍的戰術上,認為吳軍能勝主要是因為趙昊的奇兵突然出現,並使用天雷和其他陰損手段轟殺朱靈和臧霸,才讓軍隊失去控制。
再加上曹魏的宗室開始內鬥,許多人乾脆把戰敗的帽子一股腦推到曹休的頭上,說他愚蠢無能,不會打仗,遇到突襲毫無辦法,
在眾人的扯皮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當時趙昊率領騎兵突擊時裝備的這種先進馬具——若是沒有雙側馬鐙,趙昊無法施展如此靈活的戰術,
他在北伐時一度擔心魏軍比著葫蘆畫瓢,搞出一隻更加強大、更有戰術的騎兵隊,可隨著戰爭進行,他終於可以告訴自己,他真的想多了。
王雙只是把這個陣法當做是漢軍在玩老祖宗玩過的背水陣,他的重騎兵依舊開始向兩翼包抄,準備先攻打卻月陣的側翼,
在他的計劃中,只要自己用優勢兵力碾壓側翼,一定會讓漢軍陣型大亂,他們背後就是河水,許多人可能會在驚恐之下四散潰逃,就算死戰,總有一邊會因為得不到有效增援而更加艱難,
到時候曹仁發現局勢有變,自然可以率領更多的魏軍向中心衝鋒,一股把漢軍都趕下河去。
雄壯的魏軍鐵騎表現也想當生猛,他們放生高呼,舉著鋼刀衝漢軍陣型快速接近,很快就已經能看到在一輛輛馬車上身披重甲,把自己武裝的像一個鐵人一樣的漢軍甲士。
重步兵?!
這有什麼用?
王雙在心裡冷笑,心道重步兵如果數量夠多,可能會對自己的騎兵隊造成一定的困擾,但他們只有這麼點人,構成的人牆完全不夠看,沉重的鐵甲可能會讓他們連跑的機會都沒有。
叮!
隨著騎兵的快速接近,漢軍陣中開始落下稀疏的羽箭,王雙一邊策馬狂奔,一邊用戰刀小心地格擋這凌亂的箭枝,
箭的力量不強,也不密集,完全不符合漢軍一貫的作戰風格。
他之前聽說,漢軍,尤其是漢軍中的背嵬軍最擅長的就是用弓箭壓制敵軍,一旦他們結陣,那真的是漫天的箭雨,連張郃手下的精兵都在他們的箭雨面前吃癟,
可眼前的漢軍雖然軍容整齊,但他們的箭雨實在當不得如此高的評價,不僅準頭有限,而且軟綿綿的沒什麼力量,一看便知不是強弓硬弩發射。
王雙看的心頭狂喜,大叫道:“兒郎們,都給我衝,斬蜀寇頭目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