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岱聽說孫魯班突破了濡須口,便知道趙昊要發動滅國之戰了,
為了防止後路被切斷,他不顧上游正緊跟自己的文聘石苞,直接放棄皖口,率領大軍東去,準備保衛建業。
可他還是晚來一步,陸遜一觸即潰,孫魯班趁勝追擊,楊儀率領大量的解煩軍源源不斷渡過長江,已經進入了丹陽的土地,
吳國最精華的土地集中在丹陽、吳郡、會稽三地,這也是所謂江東六郡的核心地帶,解煩軍有不少的丹陽兵,再加上楊儀治軍的軍紀素來不錯,殺進丹陽之後並沒有大肆殺戮,丹陽的百姓並沒有太多的驚恐,紛紛放棄抵抗,
駐守在丹陽的吳軍抵擋不住,只有少部分選擇自殺殉國,大部分都倒戈來降,
而楊儀也忠實的執行了趙昊的種種政策,他開始沒收世家大族的資產,分給普通民眾,一時歡聲雷同,眾人積極參軍,加入這場弔民伐罪的偉大戰爭。
當然對主動投靠並願意交出土地田莊計程車族,楊儀也絕不一棍子打死,有這些人作為榜樣,大量的世族也終於明白了趙昊的意圖,
楊儀還沒到,各地就已經大規模改旗易幟,等待接受漢軍的整編。
在這種情況下,呂岱也迴天無力,
他很快就被文聘追上,想要繼續東逃,卻發現江上出現了一直新的船隊,靜靜攔在那裡。
晉!
大旗上龍雲星斗紋襯托著一個碩大的晉字,從遠處看,依然能看的清清楚楚,
呂岱不知道漢軍中有誰姓晉,可他遠遠能看到船上眾軍士眼中的堅強的求戰之心,便能感覺到這是漢軍之中最強的戰力,
困頓之下,他準備做出最後一搏了。
“兒郎們,大敵當前,我們跟蜀軍拼了!”
呂岱聲嘶力竭的招呼著士兵們準備作戰,但他愕然發現,吳軍的軍心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崩潰,
所有士兵都是一臉哀求,眼含熱淚,聽見呂岱的招呼,有的人甚至哭出聲來。
“將軍,我們能不能不打了。”
一個追隨呂岱多年計程車兵含淚道:“打不過了,打不過了,我們別打了。”
“別打了,別打了!”
一聲聲的哀求傳遍江面,所有的吳軍都已經沒了戰心,包括那些對呂岱最為忠心的親兵們也各個下跪請呂岱休戰。
“將軍,我們實在不想再為孫權而戰了啊!”
呂岱的手下大多數都是山越和老實巴交的平民組成,他雖然對士兵不錯,但還是免不了這種舊軍閥的習氣,對士兵壓制極其嚴格,
這些士兵,比奴隸的待遇也只是稍微好那麼一點點,
一點點而已,
就算跟在呂岱周圍的親兵,也不過是他的僕役,僅此而已。
可漢軍計程車兵不一樣,他們是招募來的精兵,待遇好,戰鬥素養高,而且他們並不歧視這些苦命的吳國人。
之前呂岱和石苞鏖戰,不少吳軍士兵被石苞俘虜,他們本以為會受到殘忍的虐待,可在戰俘營中,他們居然能享受到一日三餐,還有和善的漢軍參軍為他們噓寒問暖,有醫官給他們治療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