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字幼常,他的大名想必不用多說——
他是當朝侍中馬良最小的弟弟,也是歷史上的著名紙上談兵愛好者,
在真實的歷史上,就是他跟王平組隊,在面對張郃20多天強行軍千里的騎兵大隊時,這老哥不知道腦子怎麼琢磨的,死活不聽王平勸告,居然想出跑上山的X操作,
笑的張郃嘴都歪了。
著名的街亭慘敗直接斷絕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生機,也給季漢後來的歷次北伐埋上了沉重的陰霾。
趙昊聽說馬謖居然是那個使者,而且還是好巧不巧和王平一起來,頓感造化弄人。
“嗯,沒錯,論紙上談兵,這個世上還沒什麼人比馬謖更強。”
“是啊,馬太守文質翩翩,是個儒將,他日必為我大漢擎天柱石。”
嗯,估計諸葛亮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可惜給他機會了不中用,讓諸葛亮的老臉都丟完了。
好在這個時代因為趙昊的出現,季漢現在的局面大好,一群名臣宿將現在還都活蹦亂跳,自然也沒有馬謖的機會。
滿腹經綸的馬謖現在雖然很得諸葛亮的信任,但部隊暫時還沒他的位置,只能暫時委屈他在越嶲這樣的荒蠻之地裡搞搞民生。
趙昊前一陣子大破高定,降服孟獲,奏章送到成都之後劉備開心的差點一口氣沒上來昏過去,忙不迭派人給趙昊安排封賞之事,
趙昊在奏章裡說現在地方上很缺幫手,劉備立刻心領神會,派馬謖和王平這兩個有才卻沒什麼發揮空間的傢伙來支援趙昊。
說起來,這也是趙昊的情商不錯,他知道自己在交州地盤越來越大,手裡捏著劉禪,還掌握著一支強軍,也總得讓朝廷的觸角伸進來。
這也有利於他日後往朝中發展,畢竟等一切準備妥當,統兵北伐才是他的目的,只是不知道劉備能不能撐到那一天了。
一直到晚上,風塵僕僕的馬謖才終於迴歸,
他今年三十,白麵長髯,一副優雅文士的模樣,見了趙昊,他規規矩矩的行了一禮,
趙昊熱絡地和他客套了許久,見趙昊沒什麼架子,他才放下心來,溫和地一笑道:“子玄,多年不見,沒想到你現在都是朝廷的柱石了。”
趙昊想不起來以前在哪見過馬謖,卻隨口胡吹道:“幼常兄風采依舊,倒是讓人羨慕不已。”
跟謙卑地毫無自信的王平相比,馬謖身上幾乎縈繞著一大圈肉眼可見的自信,
出身名門的他從小就是高人一等,就算在上官面前也絲毫不拘束,三兩句就把話題引上了軍略之上。
“子玄夏口之戰,真是蕩氣迴腸,平定南中之戰,更懂攻心為上的道理,
雖然這其中多有粗糙,但你如此年紀,已經算是天賦異稟,假以時日,必然可為名將。”
這要是楊儀在旁邊,可能就出言直接跟馬謖當面鑼對面鼓吵起來了,可楊儀前幾天剛回鬱林,聽馬謖裝逼,其他人也一時半會沒什麼說的,都傻乎乎的看著馬謖。
馬謖見眾人被自己強大的氣場震懾,得意洋洋地道:“我說句冒犯的,冠軍侯不見怪吧?”
“您請講。”
“夏口奪城之戰時,你在攻城時並沒有用圍三缺一之法,反而展開兩路包抄,
突擊時包抄本就危險,你這種打法還增加了東吳的抵抗,若是給他們一條生路,東吳少有損傷,定會崩潰,這樣也能減少我們的戰鬥難度。”
“還有嗎?”
“嗯,周泰進攻夏口之時,天降大雪,你屬實不該冒險出擊,去直撲敵人的敢死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