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倘若九玄界不轉移矛盾打外界,那它自己就會內卷自爆。
不傾瀉壓力,到時候,玄帝治下三十三領,除卻祂自己能統領的七領,以及作為祭祀的‘儀天領’和三十三領動力源的‘始動領’外,其他二十四王領,全部都會產生極其劇烈的矛盾。
二十四王可不像是玄帝,乃是人間仙神,他們的實力和自己的手下沒有本質的差距,等到了內亂時代,諸王喋血,群雄爭霸,無人負責維護地底要塞都市的法陣,那二十四領中的十幾億人恐怕都要葬身九玄界的熔火地海。
比起這樣的結局,玄帝寧肯去進攻外界——無論外界是強是弱,都有好處。
外界弱,贏了,能搶到資源,九玄界就能苟延殘喘一段時日,等到地表生態恢復,指不定還能恢復社會秩序的正常。
怪物一樣的文明得到血肉,便可暫時飽腹,藉助大勝之威,玄帝也可以有凝聚力進行內部改革。
外界強,敗了,那死多點人也好,九玄的內部矛盾就是因為人多資源少,多死一些主戰的修行者,對於整個文明而言都算是好事。
畢竟怪物被殺就會死,文明不可抑制的野心也不例外——在廢墟之上,作為最強者的玄帝反而可以獲得真正無上的權威,完全乾涉內外任何事務,改造已經瘋狂的九玄界。
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
雖然看上去只是簡單的制度問題和資源分配問題,但本質上,任何問題都避不開這兩點:它們本身就是最大的社會問題。
而且最重要的是,選擇戰爭掠奪其他人,是所有九玄人的願望。
因為一直都在內部互相掠奪,九玄人甚至沒有思考過,可以對外進行貿易——但這點其實是客觀因素,畢竟九玄界又有什麼可以貿易?他們又有什麼可以交換的?
在傳說中,聯通萬界的仙天界域,豈能比他們九玄界還窮苦?
作為沒有資源,生活在酷烈之地的‘蠻夷’文明。
入關仙天,就是九玄唯一的選擇。
即便是玄帝,也無法阻擋這種大勢。祂的確是地仙,且修行大天尊修法,實力遠高於九玄界的任何一個人,但祂也不可能憑空變出資源,也不可能強迫所有修行者去勞動,九玄地底熔海的地理狀況就從根源上否定了這一可能。
所以,反過來,祂只能思考,怎樣才能用戰爭,為九玄界帶來希望。
而且,作為領導者,應該做好兩手,甚至多手準備。
此刻,王座之上,玄帝站起身。
祂抬起頭,目光能穿透厚實的地殼,直視天空之上的星辰。
三日六月,九玄之天。
六位天尊,三位大天尊的行宮,就在那裡。
根據古籍留下的資料顯示,【赤帝】【白帝】和【青龍星尊】,都將自己昔日的法寶留在了自己的行宮中,等待著後世有緣人。
如若說,一位地仙無法改天換日,強制文明改革,那麼倘若有天尊的行宮中的法寶加持,或許,無論是重造九玄界生態,亦或是鎮壓所有不從,乃至於擊敗任何外界之敵,都是可能之事。
而對於九玄人而言,最重要的,恐怕還在於另外一點。
“天尊行宮,乃是可以穿越界域,遨遊時空的至高法器……乘坐它,不僅僅可以尋覓仙神們離去的方向,還可以讓我們尋找新的家鄉。”
輕聲低語,閉上眼睛,玄帝的語氣,帶著一絲難以形容的複雜:“如若實在是不行,天尊行宮起碼能保全九玄界最後的種子,不至於全數覆滅於此。”
“希望,事情不至於走到那個地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