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遊戲競技>怪物被殺就會死> 第三十三章 迴歸 (4400,第一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三章 迴歸 (4400,第一更) (1 / 3)

2017年,正國天都標準時間,3月16日下午4點55分。

月球,怒海月背基地。

位於月背怒海一處平穩區的月球基地,最初建立於二十七年前的航天黃金時代,那時,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在進行航天競賽,爭先恐後地發射火箭和衛星,唯恐在未來被他人率先掌握先機,落後於時代。

但即便是科技已經發達到足夠將人送往火星,在月面建設常駐研究人員的基地,所需要的資源和技術還是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在某一屆正國年終大會上,中央委員會在得知航空總局計劃所需的經費數量後,便直接一口回絕了該申請。

可是,於月球建立基地的好處又極其顯而易見——無論是眾所周知的氦三,亦或是在低重力情況下建設的下一代宇航裝置,都值得一個國家為此付出。

所以使用智慧機器人,透過長達十年以上的緩慢工程,代替人類,在月球上建設基地,便成為了那個時代中正國對月球開發計劃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二十七年過去,如今的月球上除卻月面上的眾多各國研究站外,哪怕是月背也有著大量簡易的基地設施,而因為月背各類外星飛船的存在,月背基地大多都位於飛船遺骸群周邊,在保證安全的同時,也能在保證,駐紮人員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前往研究地點。

如今,達成了‘收服連禱會’‘覆滅降靈會’‘抹殺新黎明結社’三大成就,完成‘三大神秘組織滿貫’,拿到地球Online白金獎盃的蘇晝蘇教授。

正在怒海基地中,興致勃勃地養殖水藻。

怒海基地,是一個呈現倒置碟形的金屬建築,有超過二十隻各型別的智慧機器在其中運作,對該基地進行擴張和維修作業。該基地由眾多智慧機器拆解登月梭和自身零件構成,起初並不具備內部生態迴圈,只能作為月背探索器械充能和自我修復的場所。

不過,在數年前,提前為靈氣復甦做好準備的正國官,連續發射多枚火箭,其中裝載的各類資源,令智慧機械大大增加了怒海基地的完成度,所以當蘇晝等人入駐之時,怒海基地已經是一個可以供應五人左右團隊定居三十日左右的中型基地,只是因為食物原因,這個時間基本就是極限。

但這個問題,如今也即將被解決。

能看見,在乳白色的大棚中,某青年以水助,控制棚內眾多獨立水櫃內的水流,檢測水質,確定其中的水藻是否在正常成長,而極其厚實的棚膜具備自動過濾強光射線的功能,與外界環境隔絕的同時,也能保證棚內氣溫。

雖然話鋒一轉,直接就從航天展望變成農業相關,但想必這轉折對正國人來說已經非常熟悉,習以為常。

至於為何養殖水藻,答案也很簡單,因為為了日後持續不斷地對外星飛船遺骸進行研究和破解,怒海基地的擴大化,保證其生態迴圈這兩點,是絕對有必要的——智慧機器和其他航天員雖然一樣可以辦到這一點,但是速度實在是太慢,有蘇晝這個可以隨意在月球行走的超凡者出力,完全可以提前數年時間完成準備工作。

雖然說比起水藻,蘇晝更想要種土豆,但說起效率和生存能力,在這溫差極大,沒有任何大氣保護和有著大量宇宙射線的月球,果然還是海藻更勝一籌,固然藻類營養劑一點也不好吃,但起碼能供應人體營養所需。

“還行,至少基礎打得不錯。”

環視一圈已經長滿墨綠色水藻的水櫃,對於自己的勞動成果,蘇晝很是滿意:“等到農業部相關的那些超凡者來月球后,就可以更進一步的擴充套件月球生態圈了——當初和周不易談了半天,結果是我比他先上月球,想來也是頗為唏噓。”

歸根結底,蘇晝並非是專業的植物系修行者,更不是德魯伊,能快速催化農作物成長,讓他在月球建設一個養殖大棚沒問題,讓他真的去養水藻種土豆,還是不太專業。

距離斬殺不知名軟泥怪這件事,已經過去三天,正國的第二波登月火箭也即將到來。

而蘇晝在這三天內,除卻養水藻之外,也收集了不少外星飛船的外殼樣本,以及拍攝和用靈力感應的內部器材結構圖,準備將其帶回地球。

而在這三天內,他們也重新回到核爆現場,確定了那名為‘修格軍工複合體’的外星勢力飛船,的確已經完全沉默,沒有任何重新發出靈力信標的趨勢。

那時,蘇晝嘖嘖兩聲:“當初的仙神,在其他外星人眼中,恐怕也是宇宙中的洪水猛獸吧。”

“的確。”白驚濤頗為認可的點了點頭,他環視著充斥整個視野的外星飛船遺蹟,不禁頗為感慨:“你瞧瞧,單單就這麼一片,就又上百艘飛船遺骸……當初到底有多少文明的探索艦,在咱們這裡丟失了訊號。”

“也難怪他們把咱們這裡視作禁區,換我想,我也覺得太可怕了。”

白驚濤感慨,而顧耀羅則是擔憂:“但是,也未必所有外星人都會害怕——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過來……而我們可沒有當初仙神那麼強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