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玉朝,西北諸行省,再向西三千里,茫茫戈壁中,有綠洲無數。
這些大大小小的綠洲,依託一座座大小湖泊而成,綠洲面積有大有小,小者方圓七八里,大者則方圓百里開外。無論大小,綠洲邊緣,都有三重到五重不等的防風林帶,宛如長城一般矗立,綠洲內部,則是阡陌縱橫,方田處處。
哨塔林立,暗堡無數,一座座石磚製成的民宅,相互為犄角,組成了嚴密的防禦陣型。綠洲內,更有一條條隱秘的暗道溝通各處,還有無數的陷阱隱藏殺機。
這一片戈壁灘上,類似的綠洲軍屯堡壘,總數不下兩千,綠洲內,全民皆兵,一年四季,農閒之時,青壯、婦人,乃至沒長成的少年,總數過千萬的子民悉數操演軍陣,打熬力氣,一個個將養得龍精虎猛,戰力驚人。
而那些老人在農閒之時,也絕不閒著,或者打鐵鑄兵、煉甲,或者打磨木竹以為弓弩、槍桿,甚至是調配高烈度的火藥,製成一顆顆大大小小的悶天雷等等,總之,所有人從不閒著,所有人都在瘋狂的忙碌。
越過這一片可怕的,被綠洲軍屯堡壘遍佈的茫茫戈壁灘,就到了大玉朝官方所謂的‘西域蠻荒之地’。
這裡,山嶺縱橫,大河無數,一條條湍急的河流,在山嶺中沖刷出了無數大大小小的肥沃平原,其總面積,大概能比得上二三十個江東行省的土地。
這裡盛產金沙,有銀礦、銅礦,更有無數寶石、美玉儲藏其中。平原上,草木豐美,田土肥得流油,大群大群的牲畜宛如雲朵飄蕩其上,一片片整齊的軍屯田地,每年都能提供無法估量的糧草。
在這一片大玉朝官方所謂的‘蠻荒之地’中,城池林立,堡壘無數,一座座城池,一座座堡壘,全都按照實戰標準打造,所有的子民,無論男女老幼,全都名列軍戶簿籍,一如那些綠洲中的軍屯堡壘,他們四時操練,隨時準備打一場滅國之戰。
這裡,依舊懸掛著日月大明龍旗,這裡的所有子民,依舊驕傲無比的自稱‘大明子民’,他們口中的皇帝陛下,帝號崇禎,他們這裡按照軍屯軍團,劃分了諸多軍團防區,他們的首領,曰盧象升,曰孫傳庭,曰孫承宗,曰袁崇煥,曰鄭成功,曰曹文詔,曰秦良玉,曰戚繼光,曰史可法……
他們有統籌軍政的輔弼良臣,曰于謙。
他們還有專門背黑鍋的監軍,曰劉瑾,曰汪直,曰王振,曰曹化淳。
這四位監軍太監,在大玉朝官方秘檔上,臭名昭著,在大玉朝內務府織造處的獵殺名單上,更是高居前十——每年農閒,窮極無聊的時候,就是這四位曾經的大太監,興致勃勃的輪番帶著眾多軍戶,浩浩蕩蕩湧入大玉朝的西北諸行省,熱情洋溢的‘打土豪’!
六百年!
整整六百年。
四位大太監帶著眾多自號‘鎮天王’、‘震天王’、‘真天王’、‘振天王’之類的將領,以‘流匪馬賊’的名義,一年不落下的登門拜訪。
六百年啊,按照大玉朝官方秘密統計的資料,這些傢伙從西北各大行省掠走的糧草數以百億石計,金銀銅錢、古董珠寶堪稱不計其數。
早些年,大玉朝還有些忠臣良將,駐守邊疆的大將們,還能和四位陰險奸詐、狠毒冷血的大太監鬥一個有來有往,十場仗裡面,大概還能贏個四五場。但是最近百年來,大玉朝國政日趨糜爛,尤其是當今太后老聖母上臺後……嘖嘖!
躺平了。
西北諸多行省,徹底躺平了。
尤其是邊疆的諸多高官大將,聽得朱明進兵的號角聲,他們拔腿就走,任憑那些‘馬賊流匪’闖入自家駐地肆意搜刮。
到了最近十年,大玉朝國力越發衰微,最西北的幾處行省,邊境的郡、縣主官們,根本就懶得上任了,有二三十處郡縣,乾脆實現了‘鄉賢自治’,所有的日常事務,完全都由朱明任命的鄉老們主持!
對此,太后老聖母還有朝堂袞袞諸公,那是裝聾作啞,就當做不知道。
只要朱明的正規軍不踏入大玉朝的邊境,只要他們不侵佔自家的城池,不在城門樓子上懸掛日月大明龍旗……咳,想要日子過得去,頭上難免有點綠,區區二三十個郡縣自治,太后老聖母和袞袞諸公,還是可以接受的。
刑天鯉闖入焚天城的這一日,正午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