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這姓劉的太不是東西!咱們不是還要開分店嗎?等他把店開起來了,咱們就在他店旁邊開一家分店,擠倒他!讓他跩!”
瞿麗忽然湊近孫全,先是悄悄瞄了一眼廚房那邊,隨即就小聲向孫全獻計獻策,一副和孫全同仇敵愾的模樣,把孫全都聽笑了。
“老闆你笑什麼?我是說真的!咱們只要在他店旁邊開一家分店,保管他那新店必倒無疑!”
瞿麗見孫全失笑的表情,就有點兒著急,怕他沒聽進去。
但孫全卻搖頭說:“不用!真不用!我可沒那麼小肚雞腸,冤家宜解不宜結,沒那個必要!”
說著,他對瞿麗笑笑,點點頭就上樓去了。
而真實的原因呢?
他沒說出口。
他心裡真實的念頭是:如果劉廣福真的學會了他這裡的黃燜雞、黃燜排骨和黃燜豬手的做法,那他即便去劉廣福的隔壁開一家分店,也未必能擠倒劉廣福的店,沒意義。
而如果劉廣福並沒有真的學會他店裡的那三道菜,那他去劉廣福新店的隔壁再去開一家分店,就更沒必要了,因為沒有偷師成功的劉廣福,即便把店開起來了,孫全也不覺得以劉廣福的性格和為人,能把店裡生意做的怎麼樣,完全不足為慮,因此他去他隔壁開分店,同樣沒有意義。
這樣的道理,他是從多年撲街寫的經歷中,總結出來的經驗。
重生前,撲街的那十幾年,各種各樣的同行他見的多了,有天賦驚人的,進步速度飛快;有厚積薄發的,潛力驚人;也有水平穩定如狗的,每本書都很穩定地撲街成狗……
關於寫手間的故事,他也見過不少、聽過不少。
走正路的有,走邪路的也有。
他見過一鳴驚人的新人,被成名多年的大神用盤外招打壓,可是然並卵,那大神打壓得了一時,卻沒辦法一直壓制那個新人,新書期一過,不再同時競爭新書榜了,那新人的新書立即一飛沖天,把之前還能壓制他的那位大神的新書徹底比下去。
他也見過一些走狗屎運的作者,一本書賣了版權,就目中無人,到處嘚瑟,儼然一副成名大神的派頭,但等到下本書、下下本書再出來的時候,立即被打回原形,撲得銷聲匿跡,再也沒臉到處招搖。
類似的事情看多了,孫全慢慢就領悟一個道理:真有本事的人是壓不住的,而一時走運,一時志得意滿的小人也不必去理會,因為時間會把他打回原形,根本無需你出手。
所以,對於劉廣福辭職開店一事,即便劉廣福剛才辭職的態度令他不爽,早上偷偷挖他店裡的服務員瞿麗,也令他不滿,但他還是懶得出手去針對。
他的心態有點傲——真有本事,你就超過我!沒本事,那就隨你自生自滅。
……
當天下午,鄺龍飛派來的廚師正式上崗,劉廣福消失不見。
新廚師是個小年輕,二十出頭,孫全問了幾句,以前是給人配菜的,不是廚師學校出身,以前跟過一個師傅,現在算是獨自闖江湖,也是農村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