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親孃,男主角的髮妻,一直想要帶孩子去國外生活、上學,兒子只要願意跟她走,就能生活無憂。
可兒子捨不得爸爸,為了跟爸爸永遠在一起,小小年紀,就願意跟窮困潦倒的老爸同甘共苦。
孫全猶記得其中有一段劇情……兒子弱弱地求男主角,讓爸爸不要拋棄他,說自己很好養活的,自己吃的不多,也不亂花錢……
那部劇集數不多,但給孫全留下的印象很深。
整部劇不是在搞笑,就是在感人,當然也有狗血,在孫全看來那部劇最狗血的部分,就是男主角的黴運。
簡直是衰神附體,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喝涼水都塞牙縫、放屁都砸腳後跟。
但那部劇的結局,卻很好。
因為劇中的搞笑、感人等等精華,孫全覺得那部劇的狗血部分,也是可以忍受的。
這也是薛子涵問他導演人選的時候,他想到那部劇導演的主要原因。
他覺得那部劇的導演高一工,在拍這種型別的電視劇上,是有能力的,搞笑和煽情部分集合得很好。
……
他挺高興高一工對《這個奶爸不一般》有興趣,但高一工還沒有明確表示願意接拍這部劇,還想看後續劇本,才能決定,暫時還沒和鹹魚影視洽談執導條件的意思。
這又讓孫全有點擔心。
雖說他對大禹編劇的能力有信心,可大禹畢竟不是專業的編劇,而且平時裡也有正式工作,在起點也還有一本書要寫,這就導致大禹寫劇本的速度快不了。
孫全有點擔心高一工沒那麼好的耐心一直等這部劇的完整劇本。
畢竟,成名的導演,在影視圈一般是不缺少投資和劇本的。
孫全甚至想過自己接過編劇的活,親自來寫這個劇本。
但想想又打消了念頭。
一來,這個活他已經交給大禹,劇本大綱,大禹都花時間和心思寫好了,而且目前也在寫劇本,他孫某人這個時候如果把劇本的活拿回來,算怎麼回事?
大禹會怎麼想?
二來……他自己也確實沒多少時間寫劇本。
如果他自己來寫這個劇本,他的心思必然會被分散,《這個奶爸不一般》原著在起點的連載,就必然會受到影響,可能原著質量也會下降。
否則,他當初也不會找大禹來改編這個劇本。
沒奈何,他只能把自己的擔憂跟大禹說了,希望大禹最近能多抽出點時間來這個劇本,哪怕不能在短期內完成整個劇本,哪怕只是多寫十幾二十集的內容出來呢?
或許高一工看了十幾二十集的劇本之後,就被打動了呢?
說到底,之前發給高一工的三集劇本……實在是太短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