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劇情有幾個轉折。
如果是一般的網文,男主角覺醒陰陽眼之後,遇到這種想要把生前藏的棺材本告訴兒子,那不管過程怎麼曲折,最終的劇情肯定是男主角幫了老太太。
但孫全寫文喜歡出人意料,而且這本書他想寫得稍微有點深度。
所以,在這段劇情裡,他跳出了常規思路,把這個大劇情裡的主要角色給了老太太那位賣燒烤的侄兒。
為了更好地塑造這個角色的形象,劇情上也是一波三折。
先是把這個燒烤攤老闆描寫成一個被老太太不斷坑害的倒黴蛋。
老太太總是徘徊在他這燒烤攤附近,不時就吃他的燒烤,喝他的啤酒,而被她吃過的燒烤、喝過的啤酒,表面上看還是原來的樣子,但等客人一吃到嘴裡、喝到嘴裡,就會發現這些東西已經全部淡而無味。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次數多了,不管這燒烤攤老闆怎麼處理,都會嚴重到這燒烤攤的生意。
在這個階段,這燒烤攤老闆就是個典型的倒黴蛋,而且是無解的那種,百思不得其解,絕對想不通為什麼他的烤串有的會無味到那種程度,還有一些啤酒……
其倒黴的程度,就連陳陽這樣已經對生活喪失熱情、了無生趣的人都看不下去,要不然陳陽也不會突然出手,掏出符籙把老太太困住,並要收了老太太的魂魄。
如果是一般的爽文,寫到這裡,老太太的魂魄就要被陳陽收了。
但在這裡,孫全又安排了轉折。
透過老太太的一面之詞,把燒烤攤老闆這個倒黴蛋的形象顛覆,顛覆成一個忘恩負義、罪有應得的小人。
結果呢?
劇情很快再次反轉,這次透過燒烤攤老闆的口,說出同一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原來不是他不孝順,也不是他沒有良心。
而是嫂嫂小心眼,擔心他會跟他們爭家產,設計誣陷他,讓他沒辦法在那個家裡繼續立足,不得不另謀生路。
這一波三折的劇情,繞得人有點頭昏。
應該是在多數人的意料之外,但卻在情理之中。
邏輯上是可以自洽的。
並且,細細琢磨的話,反而會覺得這麼複雜的故事,才更顯真實,似乎能反映一些人性方面的問題。
而這,就是孫全想要的效果。
一個故事想要有深度,反映人性,從來都是個好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