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網文的新書期,就是這麼殘酷,無論你這本書新書期免費的時候,有多少閃光點,吸引來多少讀者收藏你這本書,但只要你在上架之前,犯一個錯誤,上架時你的收訂比就會變化一點。
犯得錯誤越多,上架時的收訂比就會越難看。
如果在上架前,你犯了一個知名錯誤,那麼不好意思,無論你上架前的劇情裡寫出多少爽點,你上架時的收訂比,都會醜得難以見人。
孫全曾經見過最慘的一個作者,一個他認識的5級作者,某本新書上架時的首訂人數正好就是5.
你沒看錯!
5級作者,首訂5.
這裡數字上沒有漏字。
……
而孫全對於新書期更新速度對收訂比的影響……這方面的領悟,其實是他重生前寫文十幾年後才突然領悟到的。
可以說,在那之前,他在這方面吃過很多次虧,而一直不自知。
而他領悟到的……
則是更新速度對已收藏讀者死活的影響。
這話聽著不太容易理解,從字面上來理解的話,好像對“讀者”不太友好,其實用行話來說,就是更新速度對24小時追讀人數的影響。
這個概念,在網文誕生之後的很多年,一直都沒人提過。
直到網站的技術進步,一些網站開始運用新興的大資料技術,來觀測一本書每個時間段、甚至每個章節的瀏覽量之後,這個概念才慢慢被一些網文作者所熟知。
據說,後來很多網站都開始根據這個資料,來給每一本新書安排推薦位,24小時追讀人數多的作品,就會被安排好的推薦位,24小時追讀人數少的作品,就會被安排效果一般般,或者效果很差,或者根本就不安排推薦位。
而24小時追讀人數這個概念,顧名思義,就是一本新書每天24小時內,最新章節的閱讀人數。
這個是很難作假的。
作者們可以花錢給自己的作品刷點選、刷推薦票、刷收藏,甚至刷其它各種資料,但是刷24小時追讀人數?這活難度很大,反正孫全在重生之前,都還沒聽說過誰有那個本事給一本書每天刷24小時追讀的。
特別是免費的新書期。
24小時追讀這個玩意,也受很多因素影響。
一本新書……新書期出現的任何一點小瑕疵,都會很快就直觀地反應在這個24小時的追讀人數上。
可能你上一個章節出現的一點小瑕疵,下一章更新的時候,追讀人數就直接下降了。
而孫全認為新書期的更新速度,對24小時追讀的人數,有很大的影響。
你很難想象一本字數本來就不多的新書,在新書期的時候如果每天只更新一章,甚至斷更,會有多少讀者願意每天追你這本書。
其它方面對收訂比的影響,這裡且不說,只說新書期更新速度對收訂比的影響。
舉個例子吧!
比如你開了一本新書,質量還行,每天更新一章或者兩章,都有一些讀者把你這本書放入書架,給你這本書增加一個收藏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