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半輩子都在諸葛亮帳下聽命,諸葛亮瞭解魏延的性格太正常了。
魏延有野心,如果上面有人壓著,就是一員能征善戰的良將,如果上面沒人能壓得住他,大概就會變成司馬懿那樣的人物。
在古代,有野心的人,沒什麼人喜歡,有野心的將領,更是為上位者所忌。
所以魏延死了。
因為諸葛亮深知,一旦他自己掛了,蜀國就沒人能壓住魏延了。
孫全二十幾歲看這一段劇情的時候,心裡覺得悲哀,根源就在這裡!
魏延有沒有本事?
是!
跟諸葛亮比,他沒諸葛亮的算無遺策,跟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趙雲等人比,他的戰功似乎也次了點。
但能因此而說魏延沒本事嗎?
在諸葛亮死後,放眼整個蜀國,還有誰比魏延更能打?且資歷更深?
兢兢業業一輩子為蜀國南征北戰,卻被諸葛亮臨死前設下圈套,坑得死死的。
就因為一句:魏延腦後有反骨。
也許有反骨的人,每一個上位者都會忌憚。
但孫全成年後,卻一直覺得反骨這個東西,對窮人來說,是個改變命運的好東西,因為你代表著野心或者說上進心。
如果一個窮人,連上進心都沒有,那這輩子還有什麼希望?
“你在想什麼呢?”
對面的薛子涵發現孫某人好像有點走神,一句話將孫全喚回神來,他微微失笑,暗歎自己的職業病這輩子怕是都好不了了。
自從踏上寫作這條路,他的腦子就經常走神,東想西想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其實反骨這個東西,跟他有半毛錢的關係?
除了能在寫的時候,偶爾用一下,作為人物設定,現實生活中,他能跟人說反骨的好處嗎?
會被人噴他三觀不正的。
孫全正要說話,包廂的門被敲響,薛子涵喊了聲“進”,就有服務員推門進來給他們上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