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點說是忐忑,多少有一點患得患失的心理,他希望自己這本書能創造一個新的記錄,達成首訂破萬的新成就。
希望他也看到了,他剛才登入作者後臺的時候,已經看見這本書的收藏人數有十萬八千多了。
當時他還聯想到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十萬八千里……
根據這個收藏人數,如果上架後的收訂比能有10比1,那首訂破萬就是妥妥的。
而他以前寫的作品,上架時的收訂比,多數都能做到10比1,包括他重生前寫的那些撲街作品。
他雖然撲,但他撲的姿勢和一般人還是有點區別的。
收訂比不錯,口碑還行,是他曾經少有的幾份驕傲之一。
可,以前的那些經驗能複製到《雲中戮神劍》嗎?
他心裡有點沒底。
畢竟,他寫的所有作品都從來沒有達成過上架時,十萬收藏人數的成就。
而據他那麼多年的觀察,他總結出一條規律,收訂比比較低的,一般都是上架時,收藏人數很高的那些作品。
這些作品有一個共同點,上架之前,各項資料都非常漂亮,收藏人數高得嚇人,但一上架,立馬就現出原形。
20比1的收訂比算是不錯的,50比1,甚至100比1的收訂比都不罕見,誇張的還能達到200比1的收訂比。
有人稱這種現象叫“血崩”。
有人水這種書的收藏人數很虛,收藏資料很水。
更多的人懷疑那麼多的收藏人數,是作者自己悄悄刷的。
反正,別指望有人會說什麼好話,上架前,大家有多驚訝、多羨慕,上架後看見你的原形後,踩你就能踩得有多兇。
然後,曾經風光無限的該作者,口碑就崩了,成為同行之間的笑柄,就連書迷也會覺得很失望,而不斷流失。
可謂爬的高、摔得慘,很難再翻身。
這種例子,孫全以前見過不少,別說,當初身為吃瓜群眾一員的他,每次看見這樣的現象,感覺還挺爽的。
說白了,他的心裡也挺陰暗,喜歡看大神栽跟頭。
而這一次,他這個當年的吃瓜群眾,顯然是換了身份,從吃瓜群眾的人群裡,一步步走到臺上,成了其他吃瓜群眾看熱鬧的物件。
於是,忐忑的心理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