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九,除夕前一天的深夜,正在房間裡碼字的孫全不經意間一抬頭,忽然看見窗外有紛紛揚揚的雪花在飄,雪好像下得還不小。
他出神地看了好一會兒,才收回目光繼續碼字。
雖然明天就要過年了,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他已經習慣了每天都碼字,如果哪天偷懶沒碼,他心裡反而會生出負罪感,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種賤骨頭?
是碼字令他快樂嗎?
有時候吧!
每當寫出一段令自己滿意的文字,那種發自心底的喜悅總是那麼真切,有時候寫到開心的劇情,自己的臉上就會不自覺地洋溢著笑容,偶爾還能樂出聲來,像個神經病。
也有時候,很投入地去寫一段催淚戲的時候,自己還會一邊寫一邊掉眼淚。
那樣的感受,他重生前撲街的那些年,感受過很多次。
每次發出那些章節,看見有讀者說自己也掉淚的時候,他就會很有成就感。
倒是重生後,他手上有了章節細綱,寫文的時候,那種感動自己的時刻反而少了。
究其原因,他也清楚。
無非是以前的他是感性寫作,而如今……他更多時候都是理性碼字而已。
感性的寫作,劇情隨心而動,寫出來的文字,常常是代入了自己感情的。
而理性寫作,是提前羅列好的劇情,比如多少字該有一個小爆點,多少字該有一個大爆點……
乃至每個章節每個場景該出現幾個人物,一段劇情裡應該出現一個什麼樣的道具……
這一切,都是提前羅列好,從理性的角度,去揣摩讀者的心理,然後透過特意設計的情節,去操控讀者的情緒起伏。
這些,就是一些作者常說的節奏感。
而這種節奏感,往往是一個商業性寫手的必備技能,掌控的好,就能在市場上大殺四方。
其中的旗幟性人物就是蠶豆。
一部《蒼穹》,直接令蠶豆封神,被譽為網文界的“中原五白”之一。
很難說感性寫作和理性寫作孰好孰差,因為這兩種流派都各自有自己的經典作品以及代表人物。
但,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大部分感性寫作的作者,混得都不如理性寫作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