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兩輛車東西拉到城隍廟後頭,那廟牆僅剩一半且有個豁口,正好出入使用。但車子進不去,只好一群人往裡搬。
正搬著,飯菜送到,李丹命眾人先吃飯。
圍攏過來看時一葷一素,卻是青菜豬肉燉豆腐,另有個過油落蘇(茄子)條。沒怎麼見過肉的眾人立即眼就離不開湯桶了。
小牛先盛一碗捧給李丹,不料他接過以後告訴說:
“以後咱們這裡行軍法不是在家,你須記得所有人端好飯碗之前不許給我盛飯,明白了?
今日尚未集結,先且如此,以後只要在營地裡,士卒優先,伍長、什長次之,最後才是我!”
說畢剛端起碗來,就見有張熟悉的臉在牆外晃,忙出來看,果真是李勤。
見他穿件米色箭袖沾滿灰塵,頭上帶著網巾,頂塊褐色的緇巾,一臉的汗。
李丹笑著問:“你這是從靶場上溜出來的吧?瞧這身土!”
“三哥,我聽說你帶兵了,心裡癢癢得實在呆不住。”李勤用袖子揩抹著臉上,嘿嘿笑著央求:
“三哥和縣尊說說,出征時算我一個唄。”
“我又不是騎著驢子到琵琶湖邊去踏青,這是應差役出夫子,你難道滿十五了?”
“這,”李勤嘟起嘴:“非要十五?”
“法令說的,年十五以上算成年丁口,除了算稅賦還可以討婆姨。”李丹拿這個虎頭虎腦的小弟弟開玩笑。
旁邊幾個正吃飯的兄弟都笑起來:“四郎先回吧,稍微忍忍,不在這一時!”
“是呵小公子,你現在來找三郎,家裡可同意?”
“你還沒弓弦高哩,著急上戰場去做什麼?有我們兄弟就夠了,對不對!”
“好啦、好啦!”李丹揮揮手,拉過弟弟說:“不是三哥不想帶你去,可朝廷法令如此,你不滿十五便去不得。
回家吧,別叫嬸孃知道了到處尋你。等過幾年你長高些,拉的弓更硬,射得更準,三哥想不帶你出門都沒得理由!”
好容易勸著李勤不情願地轉身走了,宋小牛嘴裡嚼著來到身後,問:“你真不帶四郎?他會不會生氣?”
李丹歪頭看他,反問:“你知道他要來找我是不是?”
小牛一愣,馬上說:“喲,我得多盛點菜去,好像這點不夠吃呵!”說完撒腿便跑。
吃過飯,李丹拿起縣裡給的盾和矛左看、右看,這時顧大帶的人便到了。
他滿臉為難地湊到李丹面前:“三郎,人我都帶來了,工具也在牆外,不過……多了一個人。”
“嗯?”李丹正想事,看看他問:“什麼人?”
“毛仔弟,你曉得的,成衣鋪老紀的幫閒。”
李丹眨眨眼,腦海裡浮現出個小個兒來。這娃兒是幾年前流落到餘干的,誰也不知他父母。
老紀可憐給了口飯吃,平日就幫著做些遞送衣物的活兒,也幫鄰居們跑跑腿什麼的。
“他跟來做什麼?小孩子怎能出夫,這做不得數的!”李丹開口道,立即從眾人眼光裡看到異樣,才意識到自己不過比那孩子就大兩歲。
“他的事待會兒再說,先叫大夥兒進來割草、整飭空場,就這個草能沒過半人頭的樣子怎麼操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