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往大了說,聖人坐化,天地氣運四散,大道發生了一定的變數,導致天地靈氣充裕,靈藥寶物也紛紛出世,是好事也是壞事,人為財亡,鳥為食死,很有可能甲子亂世沒出現,天下修士為了爭搶利益,自相殘殺。”
“但不管如何,還是要小心一些,只不過該爭還是要爭,我與寧平兄看得出來,宋小友絕不是甘於平凡之人,既然要爭,那就去爭,即便敗了,不留遺憾即可。”
古云大儒這番話顯得語重心長一些,核心意思無非就是穩中求勝。
“學生受教。”
宋知書認可這番話,至於古云大儒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一旁的寧平大儒則開口:“宋小友,君子贈人以言,千萬叮囑,皆然求穩,但若遇困事,直問本心,聖人經文說的再好,因材施教,因事而行,隨心而動。”
“關鍵時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走你自己想走的路,無論遇到任何麻煩,大周文宮永遠敞開大門,等你前來。”
這是寧平大儒留下的言語,希望宋知書在關鍵時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被書本約束,不要被別人約束,隨本心即可。
“受教。”
宋知書朝著寧平大儒深深一拜,這番良言,他銘記於心。
“好了,時辰也不早了,我等就先行離開,萬里路時,記得來大周王朝找我們,下次再見時,希望小友已然成為儒家君子。”寧平大儒一笑,也不多說,二人結伴離開,灑脫無比。
因其他原因,宋知書只能目送二人離開房外,其餘卻不能做什麼。
等到兩人離開後,宋知書獨自一人坐在房間內,久久難以回過神來,這兩個月以來,似夢一般,從一個不知儒道是什麼,再到知聖境圓滿,的的確確有些夢幻。
在外人看來,自己還是個普普通通的雜役弟子,可實際上自己的人生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大約兩個時辰後,屋外再次出現人影,是周文淵的身影。
“宋小友。”
文淵先生的聲音響起後,宋知書這才從沉思中醒來,起身作禮一番,周文淵微微笑道:“宋小友,這兩個月來,看樣子收穫不少啊,不知小友接下來有何打算?”
他開口詢問,關於宋知書接下來的打算。
“回先生,這兩個月來,收穫太多,一時半會難以消化,晚輩打算先穩固一下修為境界,放空自我,抵達築基境之後,考慮去行萬里路,剛好也去斬妖除魔,收穫更多。”
宋知書給予回答。
“恩,挺好的,那老夫就不多說什麼,有空常來書院坐坐,可以探討一下聖人經文,老夫雖然比不過家師,但也讀了幾十年的書,倒也差不到哪裡去。”
周文淵出聲,畢竟自家老師極其看重宋知書,這也算是為自己的老師做點事情。
“這是自然,若有地方不懂,定會前來請教先生。”
宋知書點了點頭,周文淵也沒再說什麼,只是告知宋知書一聲,離城之時,一定要來一趟書院。
如此,大約兩個時辰後,宋知書這才離開明月書院,離開明月書院後,宋知書沒有回去,而是直奔奇玉齋。
手頭上的寶玉又壓了一個月,如今時機成熟,可以販賣出去了。
來到奇玉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