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斬殺三皇子之後,就一直是如此思考的,但現在的情況,似乎出乎了預料。
“宋小友放心,有我們在,不會有任何問題的。”岑行遠開口,面帶笑意,就像是一名慈祥的長輩,讓人心安:“他們的目的,我們知道,這已經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了。”
“聖人坐化,儒家得天地眷顧,你是重中之重,不要有任何負擔,作為先生,我們該這麼做。”
說完之後,他帶著所有的大儒,全部都向前一步,走到了宋知書的面前。
顯然,無論後者怎麼去勸解,這些人依舊不會選擇離開了。
因為在來之前,他們就已經決定好了一切。
不遠處。
天穹神將看到這一幕,面色微微有些冰冷。
隨後,將目光轉向王派領袖鄭公文身上,別的人,他確實管不了,但這個就不一樣了,徑直選擇開口:“鄭先生,你是我大周王朝太傅,是陛下親封的,現在,有人斬殺了三皇子,難道,你還要進行包庇嗎?”
“王派儒家,最將忠君,陛下給了多少恩德,現在宋知書殺了他的子嗣,這就是你的報答?”
他這一席話,說的擲地有聲,因為鄭公文等代表的王派儒家,確實是如此。
作為大周王朝的臣子,天穹神將完全有資格這麼說。
而在這一席話後。
幾乎所有目光都放在了鄭公文的身上。
儒家,現在是萬眾一心,很難辦。
但只要讓一個人有了顧慮和擔憂,那之後的事情就好辦很多了。
所以此刻,他們的眼神當中,此刻都帶著審視。
“天穹神將說的沒錯,陛下對我的恩德,對王派儒家的照拂,我早已記在了心裡。”
說到這裡,鄭公文繼續開口:“所以這一次王派儒儒家,只來了我一人,而這一次之後,我便會向陛下請辭太傅之位,同時,彌補一切,君何以保國,唯死而已。”
王派的理念,有一個便是忠君,自己前來保護宋知書,已經違背了這個理念。
但他不得不如此,因為,鄭公文是讀書人,是儒家弟子。
而當有些東西不能兩全的時候。
此刻鄭公文選擇了儒家。
至於忠君。
也知道該怎麼做。
聽到此話,天穹神將一時語塞。
因為對方已經說到這種地步了,自己不可能拿所謂的臣子再去要求。
儒家讀書人,但凡大儒,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而一旦決定了某些事情,那就不會後悔,也沒有人能夠勸解。
他知道,現在的鄭公文,是鐵了心,想要和其他學派大儒一起,保護宋知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