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最後被壓下來了,但在這其中,若非有大周皇帝插手,也不會那麼簡單就結束。
所以大周皇帝知道對方是為了此事進行感謝。
因而開口讓宋知書無需記在心上。
除此之外,他還直接表明了心中的打算,沒有任何隱瞞。
因為大周皇帝知道,在聰明人面前,若虛與委蛇的話,怕是會有相反的效果。
尤其他知道宋知書真正的儒家君子,倒不如直接說明目的,如此雙方一時交談起來,也不會拘束。
“好了,宋先生,過來坐吧。”隨即,大周皇帝再一次開口,邀請宋知書坐下。
當然他的語氣很平靜,沒有任何情緒在其中。
這便是為君者。
“謝陛下。”
對此,宋知書自然也不會客氣,點了點頭走過去。
“陛下,老師,我就先離開了。”這時,旁邊的李策玄躬身開口。
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加上三人之間肯定有什麼是需要商談的,自然不會在這時候打擾。
“恩。”
大周皇帝和鄭公文相繼點頭。
同時,宋知書已經坐在了末位上。
他雖然是散修盟道子,也是南派儒家倚重的大才。
可面前,一個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另外一個是王派儒家領袖,但拿出去,放在哪裡都是驚人的,宋知是自然知道自己應該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而見此,無論是大周皇帝,亦或者是鄭公文,也暗自頷首。
先不論其他,堪堪是這副態度就值得肯定。
“宋小友,今日老夫也不繞彎子了,今日請你來,只為一件事情,那便是希望宋小友能夠入我王派儒家,只要小友點頭,你可以獲得比策玄更好的資源待遇,同時,陛下也會以國士相待。”
“宋小友無需立刻給出回答,老夫有一句話,儒家講究治世,以此求問君子之道,所以讀書人,多多少少都會在我大周擔任一些官職,就像古云兄,所以宋小友可以好好考慮。”
鄭公文率先開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正如所料的那樣,是為了拉攏。
沒有任何掩飾,更是拿出一個很好的態度,給出了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