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亂世,不僅各大宗門要做準備,儒家也要加快動作。
現在出幾個大才,亦或者大儒已經不行了。
必須要有聖人才行。
否則將來大亂將至,生靈塗炭,那一切就都晚了。
也就是為什麼,此次大會要派出年輕學子參與,而不讓老一輩人物下場的原因了。
最重要的就是能有新的學說,發現真正的聖人之才,給予這世間希望。
有了聖人,將來在大亂降臨的時候,才有辦法應對。
一位儒家聖人,影響太大了。
宋知書能從對方話中聽出這一層意思,並非說老一輩大儒沒機會踏入聖人層次。
而是現在最重要的,便是推陳出新,接受新的思想和學說。
一味的固步自封,等待的只有沒落和滅亡而已。
故而,他頓了頓後,繼續道:“那還請程先生言明,如今有哪幾個學派,有機會奪得此次龍源大會的第一?”
既然要去,那這一點也必須要了解才行,徹底明白,不是說宋知書想要拔得頭籌。
是想要從其他學派當中,看中現如今儒家的發展方向。
這樣也可以印證自己的道路。
“北派、宗派、還有王派,這三家是此次龍源大會的熱門學派,受世人關注。”程宏開口,再一次道:“尤其王派,背靠大周王朝的鼎立支援,又有一位大才崛起,隱隱有壓制其餘兩派的趨勢。”
“本來之前大會拔得頭籌的,毫無懸念是南派,因為宋先生您所提出的大學之道,乃當世全新一門學說,不僅南派,乃至於各大學派都將其封為典籍,只不過由於大學之道在龍源大會之前,而此次大會主旨在推陳出新,所以大學之道,不可在此次大會上拿出來。”
說到這裡,他微微嘆氣,有些可惜。
不說自己所在的宗派,另外的六大學派,也完全知道大學之道的重要性。
可以說,若在大會上拿出來,那拔得頭籌幾乎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但也正因此,各大學派才選擇聯合起來抵制。
在大會召開之前,就已經確定了第一,那還有什麼意思?其他學派怕是根本沒有登場的機會。
對於這些,南派儒家雖然並不認可,但最後只得同意,這也是他們主持大會的條件。
而宋知書也總算清楚了,為何最後一次見古云大儒的時候,對方言語中有些擔憂,原來不就因為更多新的學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還有就是大學之道被限制了。
至於所謂的王派,他也知道,全稱王道學派。
並非開創那個學派之人姓王,而是這個學派主張天下一統,以儒家治世,奉王朝為尊,這便是王派名稱的來源,也就是為何,大周王朝會鼎力支援的原因所在。
當初,開創王派的那位聖人,就是幫助大周奠定了天下共主的人物。
這個學派也因此,每一代都會出一位帝師。
只不過,伴隨著大周王朝對各疆域掌控能力的不斷減弱,加之世間宗門的崛起,王派也逐漸開始沒落,直至這一代大周聖上鼎力支援王派,又逢宗聖坐化,儒家不再受到,王派也逐漸追趕了上來,大有和宗聖一脈一較高下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