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師兄此次離開,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王越也開口了,眼中陷入回憶,不由苦笑:“可惜,當初相約的一同築基,悟道長生的話,是無法實現了。”
宋知書也沒有說話,想起那時候的幾人。
那時候,五人都躊躇滿志,距離築基相差不多,可短短不過幾個月,天翻地覆。
但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沒有人保證能一路高歌,有些人註定會倒在路上。
“好了,都別說的這麼傷感了,現在宋師兄不是還未離開嗎?正好我帶來了幾罈子靈酒,是之前買的,我們一起暢飲。”吳立山開口,勸解眾人一起喝酒。
“好,就聽吳師弟的。”
王越和李刀二人點頭同意,靈酒下肚,之前的陰霾一掃而空,氣氛融洽。
六個人聊了很多,也喝了很多,直到兩個時辰後,李刀等人才選擇告辭,宋知書則出門相送。
看著幾人的背影,宋知書若有所思。
正如王越之前所說的,此次分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
沒有多想什麼,他轉身回到屋內,收拾了一下。
平復心緒後,又開始做離開前的準備,現在靈石也寶玉都有了,宋知書打算明日再去買點丹藥符籙之類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如此,又是數日過去。
宋知書將一切都準備妥當。
當然在離去之前,他也需要去拜別文淵先生和陸明。
這段時間,若非有二人幫忙,事情不可能如此順利,不可能不大招呼就走。
明月書院,兩道人影相對而坐。
桌面上擺著兩杯茶水。
“宋小友今日來,想來已經做好去行萬里路的準備了吧?”
周文淵先是抿下一口清茶,然後繼續道:“不知宋小友是否定好了目標?”
“具體目標並沒有規劃好,不過之前與古云先生約好,此行最後一段路會在大周京都,還有北洲之地,學生倒是想要去看看。”宋知書出神,言語溫和。
“此事家師與老夫說過。”
周文淵點頭,繼而蹙眉:“不過北洲之地,宋小友去了之後倒是要小心一些,那裡有妖魔之亂,很不平靜,當然宋小友是儒家讀書人,去了老夫倒也不會太擔心。”
“多謝文淵先生提醒。”
宋知書點頭,自己去北洲,其實也是想要見識見識妖魔。
“宋小友客氣。”
周文淵一笑,再次開口:“老夫再多囉嗦一句,宋小友如今入了知行境,有些東西也該瞭解,那便是在儒家修行中,知行境乃重中之重,承上啟下,儒家真正的力量,也是在此境中獲得,因為無論大儒還是聖人,都是在這個境界中,悟出自己的道理,關乎後續的路。”
“而宋小友此去萬里路,是為知行,而知行,並不是一味去行,也要在行的過程中有所感悟,所以宋小友不必拘泥於具體去哪裡,隨心便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道理,重要的是感悟出來,做你覺得該做的事情。”